台灣《中國時報》
是否開放瘦肉精美牛,原本可以在更理性的氣氛中循序漸進形成處理共識,很遺憾的,馬政府處理得荒腔走板,不但沒有安撫爭議,反而讓情勢激化成一場政治風暴,甚至傷害了人民對政府的信任,傷害了決策的公信力。這場政治危機,馬政府必須盡快嚴肅因應。
在多種瘦肉精中,萊克多巴胺(培林)是毒性最低的一種,也是國際間唯一容許使用的。世界衛生組織至今未對萊克多巴胺殘留容許量訂定標準,美國自訂牛肌肉殘留上限是三十ppb,加拿大、國際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訂十ppb。日本國內禁用,進口容許十ppb上限,不過歐盟仍然全面禁止。
其實,萊克多巴胺對人體有無影響,至今並無定論,既沒有證據證明有害,亦無法證明絕對永遠無害。容許使用萊克多巴胺的美國,有大量人口長期食用餵食萊克多巴胺的牛肉,至今未有受害的案例,這也是美國認為台灣應該開放美國牛進口的理由之一。
但這在台灣當然會引發爭議。一方面,畢竟生命寶貴健康無價,沒有理由去冒不必要的險。世界上生產牛肉的國家那麼多,何必開放有瘦肉精的牛肉進口?然而,在另一方面,連確鑿證明對人體有害的農藥,我國和其他國家一樣,都容許一定上限的殘留量,那麼對影響尚無定論的萊克多巴胺,有沒有必要如此嚴格,倒也可以商榷。
不過,這是就肉論肉,而事情顯然並不這麼單純。如果要添上政治考量,把台美關係、TIFA(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談判、加入TPP(跨太平洋夥伴協議)乃至軍售等等因素一併估量的話,顧慮的面向就複雜了。政府必須在各項國家利益間,拿捏一個可以平衡兼顧,並維護整體利益的作法。
情勢很明顯,開放美牛進口,是基於美方壓力,否則馬政府沒有必要主動重拾這個馬蜂窩。只是整個決策過程既草率又粗糙,不只讓爭議愈滾愈大,還讓民眾感覺政府並不站在自己這一邊。
例如在國內毫無溝通、更別談共識時,馬英九總統就太早向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薄瑞光表示要處理美牛問題。接著召開三場專家會議,導致爭議愈來愈大,民間反對聲浪迅速高漲。禍不單行,又爆出禽流感涉嫌拖延或隱匿疫情,讓民眾對政府更不信任。此時政府突然宣布有條件開放美牛,很容易讓民眾感覺馬政府早已對美國人點了頭,後面的開會、溝通都是演給國人看的。尤其外交部雖然不斷否認有美國壓力,但一再重覆的官樣外交辭令,和現實對照下,反而讓民眾覺得是在睜眼說瞎話。
馬政府曾經為美牛折損了一位國安會祕書長,現在又回到同樣這塊石頭面前,又以同樣的姿勢,跌了同樣一個大跤,記取教訓能力之薄弱,實在令人驚訝到不敢置信。
當然,美方施壓動作太過明顯與強勢,也為情勢火上加油。美國也許當慣了台灣的老大哥,還是以高姿態對台灣,甚至指責台灣不理性、不採科學觀點。問題是,台灣是買方,買方可以決定自己要很科學還是很情緒。作為賣方,美國不細心掌握買方的顧慮,不懂得用細膩的手法化解疑慮,反而把開放美國牛搞成了儼然是台灣的應盡義務,這種態度,讓許多台灣人實在吞不下去。
針對美牛爭議,行政院拋出「安全容許、牛豬分離、強制標示、排除內臟」四項政策原則,衛生署也表示,為作市場區隔,國產牛、豬肉均傾向不開放使用萊克多巴胺;至於進口牛肉的殘留容許量,將在三個月內召開食品安全諮詢委員會重新訂定,一定不會超過十ppb。
這樣的管理,其實已經相當嚴謹。有專家更建議把容許上限壓低到二.五到五ppb。如果一定要開放的話,將標準嚴格化,並且加強查核把關,也會形成一種有效的限制門檻。
美牛爭議演變至今,民眾對政府信任感已大受折損,信任感若不修復,後續政策很難推動。想讓民眾相信政府會做好嚴格把關的工作,馬政府還需要更多的溝通,以更虛心負責態度,展現對民眾健康的在乎,並坦誠說明對國家利益的整體考量。
标签
“內幕”
《 大事件》
《 內幕》
《 外參》
《調查》
《匯報》
《歷史日報》
《名星》
《明鏡譯報》
《明鏡郵報》
《明鏡月刊》
《新史記》
《政經》
《中國密報》
財大出版社
財經
港澳
國際
國際人物
哈耶出版社
海外華人
軍事
科教
歷史
兩會
領袖出版社
留學生
六四事件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蒙古問題
明鏡出版
明鏡電子書刊
明鏡獨家
明鏡書城
明鏡網
明鏡新聞網
明鏡行動
明鏡專訪
內部書店
歐洲
評論
生活
時事
視頻
台灣
台灣總統選舉
外參出版社
溫家寶
文娛
西藏問題
習近平
香港特首推選
新疆問題
亞太
中共十八大
中國
中國大陸
中國官場
中國民眾抗爭
中國人物
中國外交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明鏡關注點
- ► 2013 (5832)
-
▼
2012
(16277)
-
▼
三月
(1978)
-
▼
3月 08
(87)
- 薄熙来首度谈王立军事件
- 曾慶紅妹:女性應入領導層
- 薄熙來:王立軍是孤立事件 勿無限誇大
- 薄熙来:辞职之说子虚乌有
- 薄熙来说王立军事件,他自己也没有想到
- 唐英年一句話 港元急波動
- 范太面陳習特首受款待 否認告御狀 稱助推動政務誠信
- 缺席不尋常 薄熙來「出局」 兩會重要場合 政治局全員到齊
- 以民主機制 化解「美牛危機」
- 美國報告:中國網路戰演習鎖定美軍
- 兩岸互不否認 先從人權開始
- 美牛掛了很多鉤 官僚硬拗隱瞞
- 重慶兩會代表團開放日記者受阻
- 新 iPad靚四倍 港下周五有售
- 中共連「普京式選舉」都不敢搞
- 煲呔曾陷「中央領導人」於不義
- 香港矛盾不能再靠北京擺平
- 靈境胡同:曾蔭權何德何能 做國家領導人
- 李家:政局令香港投資不如海外
- 研究香港 內地少碰
- 北京是否真撐? 難辨真偽
- 北京角力 香港戰場
- 重慶團今開放會議 「想知道的都可知道」
- 重慶警赴京 押走人大代表
- 中央展示掌控「權」除後患
- 台灣民進黨 加強與大陸交流 忽略政治現實
- 范太告狀京官御准
- 四海不靖群魔舞 航母出海鎮宵小
- 张明渝:王立军事件很快会大白天下
- 復旦指責北大清華挖墻脚,其實衰落緣於內鬥
- 中国军费剧增 南海更加剑拔弩张?
- 政经笔记:从财政收入看重庆经济的秘密
- 秦前红:全国人大的困境素描
- 唯有民主才能提升素质
- 杜导斌:民主就是“全盘西化”?
- 从两会展望汪洋和薄熙来的十八大仕途
- 汪洋暗指政改阻力来自中央
- 破解中国神话的经济学家决定转行
- 易中天:世界是女人的——2012年3月8日有感
- 林彪說:我們等於三個蘇聯,力量比它大得多
- 世界新兴经济体引擎渐渐失去动力
- 石述思:谁最该学习雷锋?
- 北京两会出动70万人维稳,大批异见人士遭殃
- 我對李作鵬說:“現在怕的就是以權說話”
- 美国会发布报告,强调中国网络攻击威胁
- 胡麦:回应敏感问题,官方只简答“失实”还不够
- “立宪党国制”是否可能——宪政社会主义评析
- 解读两会:中国可能会成为欧元的援救者
- 实话实说的美国民主模式
- 2012年3月7日《明鏡郵報》
- 明鏡網熱點排行榜(2012年3月7日)
- 2012年3月7日《歷史日報》
- 王立軍事件倒帶 傳將戲劇性收場
- 媒體輿論搶兩會新聞不要「失焦」
- 薄熙來缺席人大會議引起媒體關
- 哈金:寫作是一種存在的方式
- 女代表能否打破 “玻璃天花板”
- 从台湾美牛危机看台北,华盛顿与北京的新关系
- 中大民调:香港空前不和谐市民与大财团矛盾最严重
- 学者呼吁公布人大代表联系信息
- 克林顿:中国应发挥建设性作用
- 名古屋市长再次拒绝收回屠杀质疑
- 王立军、重庆模式与中国思潮转变
- 掌声纪录创低,提案拍案惊奇
- 吁习近平等率先公布财产 建言者遭噤声
- 阿坝州州长吴泽刚谈藏人自焚事件
- 中国批评美国会反补贴贸易法案
- “两会”的薄熙来焦点:营造团结,抹掉党丑
- “两会”雷人语录 各方围观评说
- 内蒙古异见人士哈达刑满仍在押
- 境外媒体评说两会 聚焦军党关系幕后权斗
- 四川新疆官员治理少数民族言论引起反弹
- 人間三月天的夢境
- 南京:若河村致歉 兩城仍友好
- 港澳人大代表 仍採間接選舉
- 陸人大會議 薄熙來缺席
- 中國大陸經改裡的政改困境
- 世銀總裁 蓋茲傳曾是人選之一
- 遲福林:官員財產公開 決心問題
- 中共中紀委 用「陽光」打貪腐
- 扁心導管手術完成 未裝支架
- 一中各表與一中共表
- 決策荒腔走板 激起美牛政治風暴
- 王光亞談遏雙非:先採行政措施 再商長遠治本
- 陳莊勤﹕他們為10盒西餅 折騰了一個下午
- 蔡子強:諸神的黃昏
- 上海仔﹕有人借我打壓劉夢熊 稱鄉局選委邀約 梁營飯局現羅生門
-
▼
3月 08
(87)
-
▼
三月
(1978)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
-
梁京:胡锦涛的困境与中共的险境 在如何给薄熙来定罪这个问题上,胡锦涛显然陷入了困境,而这个困境的根源恰恰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也就是说,胡锦涛今日的困境是因为他把中共带入了空前的险境。 今日的中共有如一条突然发现自己驶入危险海域的航船。此前,中共顶层并非不知有这种风...
-
明镜新闻网特约记者 2012年2月2日,时任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在市委扩大会议上讲话。他特别指出:“即使百分之五十一的人先富裕起来了,还有百分之四十九,也就是六亿多人仍处于贫困之中,也不会有稳定。中国搞资本主义行不通,只有搞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社会,才能稳定,才能发展。...
-
洪博培認為中美關係需要展開人文性的發展,中美兩國的關係已經從過去的雙邊關係走向全球關係。(孟芳攝影) 美國前駐中國大使洪博培(Jon M Huntsman, Jr)23日在紐約指出,明年接班的中國新領導人可能會發現他們在力圖維持國家經濟成長之際,被迫開放國家經濟和政治生命。他...
-
50年後回想迎接解放時憧憬未來,好不心酸! 我怎样跋山涉水寻找大饥荒幸存者 吴江:现代复辟派和古代变革史 律师:不该追究八旬老翁文革期间杀人案 梅花香自苦寒来——独立宣言的故事(上篇之二) 梅花香自苦寒来——独立宣言的故事(上篇之一) 文化大革命缘起于反击彭黄张周集...
-
失明維權律師陳光誠傳奇般逃離地方政權非法軟禁的魔爪,所揭露出「和尚打傘,無法無天」、「群眾專政」的種種暴行,令人覺得彷彿回到文革歲月,正好印證了中央領導人所言:「如果不搞政治體制改革,文革悲劇就有可能重演。」 稍有良知的人都曉得,陳光誠是雙目失明的殘疾人士,對於擁有軍隊、警察、法...
-
入夜後民眾愈聚愈多,警方阻止民眾靠近現場,並要求散去。(網上圖片) 四川瀘州市一名魚販昨日駕駛運魚貨車涉嫌在禁區停車,與前往處理的3名交警口角,目擊者稱魚販遭人拖下車毆打至死,警方更一度阻止家屬接近屍體。事件引起公憤,民眾堵塞道路要求交出兇手,還死者公道,至晚間聚集人數...
-
劉屏/華盛頓四日電 中國大陸盲人維權人士陳光誠的聲音三日意外出現在美國國會。他透過電話表示希望到美國好好休息;也對母親、哥哥等家人處境憂心不已。 一向關注陳光誠的聯邦眾議員史密斯(共和黨)舉行緊急聽證會。會中,陳光誠的友人、對華援助協會負責人傅希秋牧師撥通了陳光誠的電話...
-
《新史記》高伐林 《資治通鑒》這部300多萬字的史書,全部通讀一遍都不是容易的事,可是毛澤東晚年對人講,他讀過“一十七遍”! 這真令人驚訝。 毛 澤東是吹牛誇口,忽悠身邊的女護士嗎?他真每次從頭到尾一頁不落地讀的嗎?是不是略讀、跳讀、選讀……?根據毛澤東...
-
明鏡新聞網特約記者劉惠 即將接任中共總書記的習近平今日突然取消一系列接見外賓的活動,包括取消美國國務卿克林頓、新加坡總理李顯龍 以及一個俄羅斯代表團的 的會見,原因是背部受傷。北京政治觀察家對明鏡新聞網說,這個消息給即將舉行的十八大投下一個大炸彈。 現在不知習...
-
【聯合報╱黑白集】 大陸作家莫言贏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桂冠,兩年前,大陸民運人士劉曉波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兩個消息,皆成為舉世矚目的焦點。 這兩個獎皆彌足珍貴。因為,諾貝爾獎的名目雖然不同,但無論是文學獎、和平獎或化學獎、醫學獎等,皆是在同一無二的文明標準下選出來的;人類在...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