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的總統大選第一次辯論,收視率高達近七成,總統大選真的是台灣民主政治的重要實踐,在辯論中藍綠環繞著共識問題進行攻防。
在辯論前一天,蔡英文突然召開記者會指稱,若她勝選將成立「兩岸對話工作小組」,通過跨黨派協商凝聚台灣共識,累積和大陸進行對話的基礎;而馬總統則在辯論中回應,將在勝選後會商台灣共識。
讓九二共識合憲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台灣開始總統民選,迄今歷經兩次政黨輪替,民進黨並且執政了八年;這些都是在現有憲法框架下完成的,台灣民眾已經認同並且接受既有的憲法框架,重組國家權力結構,這是民眾的憲法共識,而這種共識也可認為是憲法國家主義的集體意識。
我們的憲法框架是「一中兩區」,規定兩岸目前分治的現實。根據這個規定落實到具體的實踐層面,就是維持兩岸現狀的穩定,而不統、不獨、不武則是兩岸現狀和平穩定的保證,是符合既有憲法的框架和精神的。從相關民調顯示,民眾支持維持現狀的比率,幾乎都近半成或超過一半。這種民意現象基本上就是憲法國家主義集體意識在兩岸關係上的表現。
兩岸之間目前存在「九二共識」,是以允許兩岸各表一中作為基礎。一中各表基本上符合憲法「一中兩區」的框架和精神,具有合憲性,且是兩岸共同維持和平穩定的基礎。因為「九二共識」銜接憲法國家主義集體意識,並且為兩岸互信奠定了政治基礎。憲法國家主義意識是台灣共識的核心內涵。九二共識在連結憲法國家主義集體意識的同時,也和台灣共識銜接在一起。
蔡英文指稱我們必須先凝聚台灣意識,在選戰策略上,為的是對治九二共識的壓力。在其論述中,基本上是將台灣共識和九二共識視為二元對立的兩個範疇。但台灣共識和九二共識基本上是互為表裏,並且通過憲法國家主義相互連結在一起,不是二元對立的關係。
王道與庶民意識
如果選後朝野要會商台灣共識,主要的議題有二:其一、確立台灣共識的憲法愛國主義內涵;其二、通過這種以憲法主義為導向的台灣共識,連結九二共識,讓九二共識具有朝野共同認同的合憲性。若能如此,如果馬總統勝選則我們可以繼續在具合憲性的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和大陸一起推動兩岸關係;如果是蔡英文勝選,台灣也才具有 和大陸對話的可能性。
在另一方面,總統大選的目的,不只在重組國家權力,還在於透過朝野文宣攻防和政策辯論過程,讓公民能以理性的思辨,在義與不義,公與不公,平等與不平等,個體利益和公眾福祉間找出一條出路。總統大選在實踐台灣民主政治的同時,也在彰顯社會正義和促進全民福祉。我們希望民眾能從這個視角來檢視總統大選過程中候選人的論述表現,文宣攻防和公開辯論。
選出一個總統,就是為台灣樹立一個正義標線以及確立一個嘉惠民生的藍圖。追求社會正義的意識以及促進公眾福祉的意識,應該是包括台灣在內所有社會共識的內涵。台灣共識就是追求社會正義的王道意識以及追求惠民生的庶民意識。
王道/庶民意識和憲法愛國主義意識,是台灣共識的縱軸和橫軸,並且形成了台灣民眾的共同心理座標。而支持兩岸維持現狀的民意現象,則是這種心理座標輻射的表現,並且可以具體的支撐九二共識,從而使九二共識具有正當合理性。
所謂台灣共識是實踐出來的,而不是被拿來說說而已。循著憲法框架、社會正義標線和庶民主義,共識就在其中,何須再大費周章,去找或協商什麼台灣共識。
(作者為中華科技大學副校長)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