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7日星期三

捐赠校车争议,谁的弱国心态?


外交部在校车事故的风口浪尖上捐赠马其顿共和国23辆校车,引发国人不爽:马其顿是个欧洲小国,但人均GDP高于我们。在校车事件后,我们的许多孩子被迫改为徒步十几里上学,我们怎么对己那么苛刻对外那么慷慨?对此,有前外交官员吴建民先生接受采访时说,我们要有大国心态。长期的弱国状态形成了一种弱国心态,长期的闭关锁国形成了一种封闭的心态。

“弱国心态”让我想起小时候。由于长期的恶劣生存环境,客家人的好客是闻名的。但是由于当时大家都很贫苦且长期封闭,省吃俭用就成了基本生存方式。家里的好东西,总是藏着掖着舍不得给孩子和家人吃,要留下来招待客人。但在客人面前,客家人是绝对大方的,总是要拿出家里最好的东西招待客人。世事本来就是这样: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好不容易来了个客人,说不定就能给你带来什么机会呢;即使未必有什么机会,也不能让人家瞧不起你、觉得你穷。

这是典型的“弱国心态”、“弱者心态”吧?!

改革开放后,日子好过了,个人和家庭的机会和能量也见长了。家乡人好客依旧,但也开始“看人下菜碟儿”了,绝对不会看到一个客人就拿出最好的茶、最好的酒、最好的肉来招待。总要看对方是否也争气,是否能给自己带来机会,或者是否是个值得尊敬的人。

这又是一种什么心态呢?

依我看,取国内百姓之不足补友邦邻好之有余的心态,倒更像是真正的“弱国心态”。

吴老先生说:“我觉得老子《道德经》里讲得好:‘将欲取之,固必予之。’你一毛不拔就想从人家那里得到好处,是短视的、自私的观念。那样做人都不会有很多朋友,何况是一个国家。” 我也很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借同一句古话问一问老先生:老百姓不是不懂此理,官员懂此理但对百姓只榨取(远非索取)不给予,又是一种什么样的观念和心态呢?

吴老先生还和我们讲起了历史:过去在中国还相当困难的时候,我们还帮助坦桑尼亚和赞比亚修了一条铁路。花了1.5亿英镑!占当时三分之一外汇储备。但是回报巨大。“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当时毛主席很感慨,说是非洲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人家)为什么抬你进去?你把非洲的事儿当成自己的事儿,真诚地援助他,他也真诚地帮助你。如果1971年不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1978年我们能对世界开放吗?不可能!中国能有今天的大发展吗?不可能!”

我这里想说一点经济学常识。我不是主张闭关锁国的人,但是假如我们有另一种假设,假设那么多钱不是用来援外,而是用于国内真正的民生,何谓真正的民生?指的是教育、养老、医疗这些直接落实到百姓福利的社会基本保障,也许今天的中国比现在发展还好得多也和谐得多,老百姓更是幸福安宁得多!

还有一个经济学常识:我们对世界开放的确赢得了世界工厂的美誉,但出口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进口别人的好东西;是因为要享用别人的好东西,才需要把自己的好东西拿去给别人交换。可是我们过去相当长时间里,出口的目的却不是为了换回别人的好东西,而是为了出口而出口,拿大好河山和百姓的健康、低工资换取出口,换回的却只是一堆“纸票”而已!同时换来的还有史上最大的贫富差距、环境破坏和社会矛盾。

马未都先生说得好:“我们想过没有,国家今天的贫富差距可能是历史上最大时期,今天社交场上一顿饭吃去贫困地区一户人家一年开销稀松平常。古今中外的大国心态都是政治态度,对强权威胁藐视,对贫穷富有安然,富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穷人挥霍富人哭穷都算不得大国心态,乃典型的小家子气。”

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如今视之,道,且不存,“大国心态”云云,自欺欺人乎?

童大焕,
网易博客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