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3日星期五

兩岸關係需注入更多庶民元素

旺報 【李英明】
 大陸全國政協主席兼中共中央對台領導小組副組長賈慶林,於12月16日在大陸海協會成立二十周年談話中,除了首次打破大陸官方長期模糊的方式,定義「九二共識」為「兩岸各表一中」外,還希望兩岸未來協商應考量基層民眾,中小企業和青年的需求。

 ECFA磁吸效應

 這幾年來,兩岸都承認有九二共識,但由於大陸方面以較模糊的方式認知九二共識,因此,兩岸間的九二共識算是一種「軟共識」;而賈慶林公開為九二共識定義後,九二共識已經成為「硬共識」,再加上自台灣總統大選正式起跑以來,大陸相關涉台人士不斷強調,九二共識對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的重要性,九二共識就不再只是基準性的原則,而是兩岸關係互動硬機制的重要環節,這是「九二共識」制度化的表現。

 迄今為止,兩岸之間已經形成硬和軟兩種規範。在硬規範方面,包括雖互不承認主權但默認雙方治權,以和平方式解決問題;而軟規範方面,則指雙方擱置爭議,求同存異,並以漸進、協商方式尋求共識。軟硬規範就像硬幣正反的兩面,相互補充,而九二共識則是做為軟硬規範之間的黏著劑。賈慶林公開定義九二共識後,這種黏著劑的角色,會更形明顯和重要。

 而兩岸因著九二共識所簽署的十六個協議和一次聲明,當然產生豐富硬規範的作用,但同時也體現了軟規範的效果。ECFA是兩岸簽署的協議中最引人注目的協議,目前連民進黨正副總統候選人都不敢否認,這表示ECFA已經形成一股強大的磁吸力,並且可以重新塑造政黨或人的偏好。

 ECFA所產生的磁吸力,正是兩岸間目前擁有的軟硬規範所產生的軟實力,這種軟實力,可以形塑改變著政黨或個人的偏好。大陸早應該讓九二共識制度化,而且不要太計較計算ECFA對台讓利的多寡;台灣方面也早應該抓住機遇更積極地和大陸協商人民幣結算,離岸中心的協議。如能這樣,就不只可以繼續維護兩岸之間的和平穩定關係,又能將民進黨甚至亞太地區的相關因素引入兩岸以九二共識為橋梁的軟硬規範所形成的框架中來。

 在另一方面,兩岸間迄今,在遵循擱置爭議,求同存異的前提下,採取「先經後政」的路徑,固然讓兩岸關係取得重大的進展,但不可諱言的,若從社會階層的光譜來看,基本上是以資本、企業和精英為導向。而且兩岸間目前的協議,也是以促進兩岸經濟增長為主要標的。經濟增長是否能有效快速的惠及中下階層或青年,引發不少爭議;台灣中下階層不少民眾對兩岸關係的發展仍然處於低感或無感的狀態,也是客觀存在的事實。

 應擴大賦權於民

 在未來,「先經後政」的路徑仍然會是兩岸關係發展的主流,但兩岸不能因此產生嚴重的路徑依賴現象,不能完全被經貿化和市場化。兩岸關係的底蘊是情感,兩岸經貿關係未來是否能繼續發展,端賴兩岸情感係是否合拍。

 兩岸間的情感關係是不能用經濟功利或交易成本的方式去計算或看待的。而且,通過民眾和經貿的頻繁交流,兩岸間會經過一個相對化意識高漲的過渡階段,我們是誰的身分認同情感問題會繚繞在人們的內心中。這樣的問題是無法通過經濟市場功利化的手段來解決的。大陸在ECFA有所讓利,對台灣中南部進行大量的農產品的購買,卻換不來大陸的認同,原因即在此。

 今後兩岸關係的發展,當然還是可以一方面延續「先經後政」的路徑,但是不能讓兩岸關係的發展模式只停留在促經濟或GDP增長上,而必須兼顧嘉惠中下階層民眾和青年。而與此相配套的是,必須調整迄今以資本企業和精英為導向的兩岸關係,注入庶民主義的元素,擴大賦權於民,讓中下階層民眾和青年能夠擁有更多的發言權和參與權,這樣兩岸才能朝以庶民主義為底蘊的民主化的方向發展。此外,兩岸應通過協商,簽署能使兩岸經濟增長惠及中下層民眾和青年的協議,讓兩岸關係的發展能促進各自貧富差距的縮小,這樣兩岸關係才能不只是屬民的關係,更是一種正義的關係。

 (作者為中華科技大學副校長)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