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等中国政要在吊唁金正日的时候,将金正日称之为“中国人民的亲密朋友”,但著名博主刘逸明体验到的网络民情,却显然是另外一番光景。对大多数网民来说,金正日只是一名不受欢迎的独裁者而已。
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于12月17日去世,金正日去世两天之后,朝中社才发布消息。在得知金正日去世的消息后,朝鲜举国悲恸。面对金正日之死,中国官方高度重视,民间热议,在中国媒体上,充斥着哀悼金正日的声音。
中国官方吊唁金正日的规格空前
金正日去世三天之后,胡锦涛、吴邦国、李长春、习近平四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前往朝鲜驻中国大使馆吊唁金正日,就连卸任高官江泽民也送了花圈。胡锦涛吊唁时称金正日是“中国人民的亲密朋友”,对金正日生前的“丰功伟绩”进行了高度赞誉。
原以为上述四位政治局常委吊唁之后,不会再有高层官员前往吊唁,然而,时隔一天,温家宝、贾庆林、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这五位政治局常委也前往朝鲜驻中国大使馆吊唁。金正日去世后的这种礼遇相对于其它国家元首而言,可谓无与伦比。
九大政治局常委无一缺席的吊唁,让人清晰地感受到金正日之于中国官方的重要性。金正日之死对于中共高层官员而言,显然是巨大的噩耗,之所以如此,一是因为金正日和他们如胶似漆的关系,二是因为金正日去世后的朝鲜政局令他们忧心。
中国媒体对金正日之死如丧考妣
金正日去世,对于全世界而言,都算得上是一条大新闻,对于中国而言,更是新闻报道的重中之重。媒体对金正日去世进行报道本无可厚非,但是,中国媒体在报道与金正日去世的有关消息时,却跟报道国内政要去世如出一辙。
显然不是所有中国媒体想要跟新华社、央视、《人民日报》这样的官方新闻机构保持高度一致,而是不得已而为之。虽然没有证据证实中宣部等新闻主管部门对此有何指令,但是,媒体能如此整齐划一地报道,显然不是纯属巧合所能解释的。
自从金正日去世的消息公布,多家门户网站便建立了相关专题哀悼金正日,收录相关的报道和评论。在金正日的话题热火朝天的这些天,不排除有些媒体建立有关专题存在商业动机,但是,从毫无杂音的报道来看,这背后政治因素显然更大。新华网、人民网以及五大门户网站上,连着几天头条位置都被金正日占据。
中国官民对金正日评价相去天壤
金正日去世,朝鲜民众普遍悲痛欲绝,这的确是一幅真实的场景,不仅是在朝鲜国内的,即使是在国外的朝鲜人,很多也是这样。在看到一张张朝鲜人痛哭流涕的图片时,中国的年轻人震惊了,因为实在无法理解金正日这样一位大独裁者去世能带给民众悲伤。
当然,一些经历过毛泽东时代的中国人却很容易理解朝鲜人的这种反应,当他们回首毛泽东去世时的景象时,发现二者是惊人相似。朝鲜人的悲痛并不能证明金正日的伟大,因为在一个独裁专制、没有新闻言论自由、愚民教育盛行的国度,大多数民众注定无法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
虽然后极权时代的中国跟当前的朝鲜在制度上很诸多相似,但毕竟还是有很大的不同,朝鲜从金日成到金正日时代,基本上都是相当于中国的毛泽东时代,不仅政治封闭,在经济上也照样是裹足不前。虽然中国人享受的自由并不多,但对这一点都有清醒的认识。
中国政要和官方媒体对金正日给予了高度评价,但将金正日称为“中国人民的亲密朋友”显然有强奸民意之嫌。从网络论坛、博客、微博上的中国网民发言来看,大多数人并不为金正日的去世而哀悼,而是在庆幸金正日时代的终结,很多人都认为金正日是类似于毛泽东式的独裁者。虽说一般的中国人并不认为金正日是敌人,但绝不会把他当朋友。
金正日去世让朝鲜政治走向充满变数
金正日去世让中国官方大为不快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因为从政治性质上讲,二者都无法融入世界主流文明。常言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中国官方对金正日去世的高规格吊唁大有兔死狐悲之意。
金正恩在金正日去世之前就已经被确定为金正日的接班人,金正恩生于1983年,尚未到而立之年。这个年龄接掌政权,从经验上讲显然有些欠缺,所以,他的位置能否坐得稳还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朝鲜在金正日统治的这17年时间里,早已经是民不聊生,不是因为中国的援助,金家政权或许早就已经土崩瓦解,而朝鲜则可能早就与韩国合二为一。金正日之死让朝鲜的政治走向充满了变数,一旦金正恩无法稳定朝鲜局势,南北韩就有可能实现统一,而中国作为独裁专制国家的老大哥将更显孤立。到那个时候,或许就是第五波民主潮的开始。
但愿中国高层官员能够在金正日去世之后,改变对朝策略,在和朝鲜官方的交往上以尊重普世价值为基础,一方面促进朝鲜的经济和政治革新,另一方面,顺应历史潮流和民意,在中国启动政治改革。
2011年12月21日
作者:刘逸明
责编:达扬
作者简介:刘逸明,1980年出生于湖北鄂州。担任过《中国民营》杂志社驻深圳记者。现为自由撰稿人,网络特邀编辑。2011年1月被评为凤凰网2010年度十大写手之一
德国之声
标签
“內幕”
《 大事件》
《 內幕》
《 外參》
《調查》
《匯報》
《歷史日報》
《名星》
《明鏡譯報》
《明鏡郵報》
《明鏡月刊》
《新史記》
《政經》
《中國密報》
財大出版社
財經
港澳
國際
國際人物
哈耶出版社
海外華人
軍事
科教
歷史
兩會
領袖出版社
留學生
六四事件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蒙古問題
明鏡出版
明鏡電子書刊
明鏡獨家
明鏡書城
明鏡網
明鏡新聞網
明鏡行動
明鏡專訪
內部書店
歐洲
評論
生活
時事
視頻
台灣
台灣總統選舉
外參出版社
溫家寶
文娛
西藏問題
習近平
香港特首推選
新疆問題
亞太
中共十八大
中國
中國大陸
中國官場
中國民眾抗爭
中國人物
中國外交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明鏡關注點
- ► 2013 (5832)
- ► 2012 (16277)
-
▼
2011
(1474)
-
▼
十二月
(1474)
-
▼
12月 21
(57)
- 金正日的两手策略和北京的最大噩梦
- 华裔科学家为中国政府盗窃机密在美国入狱
- 人民日报为乌坎事件定调 赞扬广东省委
- 李翊雲: 不想把故事人物當成玩偶
- 薄熙來藉烏坎事件揶揄汪洋?
- 習近平展開的共產外交攻勢
- 非制度化參與 不利民主與法治生根
- 體制內改革 社會主義正在體驗民主
- “夜貓”不會清晨乘火車 金正日過勞死疑揑造
- 台灣不承認九二共識勢必恢復鎖國
- 烏坎抗爭獨特 廣東處理破格 危機和平落幕 官民值得讚賞
- 對金正日去世的深切哀悼與對哈維爾去世的無動於衷
- 習近平的越、泰兩國以黨代政之旅
- 蔡英文台灣共識無法維持兩岸和平
- 獨立驗屍薛錦波遺體遭拒 家屬:不信政府解剖
- 國際局面詭譎 中國外交逆境仍未扭轉
- 對專制者而言,失去政權如同世界末日
- 烏坎自治組織獲批合法 建政62年首承認 允放人還屍
- 朝鮮金氏王朝崩潰將衝擊中國政治轉型之路
- 坐穩江山殊不易 借鑑中史學權術
- 外交官談美色變 喪權辱國誇第一
- 李克強還有機會變成中國一號領導人?
- 乌坎维权事件引爆新农民运动
- 佛山工潮多名代表被拘 汪洋指过去处理“一手硬一手软”
- 洛中领馆枪嫌张宝良不认罪 罪名若成立最高判刑20年
- 中国黑客被指侵入美国商会网络
- 云南一所小学用马车载学生发生车祸
- 中國指貝爾探望陳光誠是「製造新聞」
- 全部火车实名制将实施 民众忧虑当局加深监控
- 汕头电厂官称停建 民众不信 千人再围镇政府
- 凤凰网报道朱明国关于乌坎事件讲话的阴阳文本
- 乌坎村民与广东省政府对峙赢得罕见妥协
- 朝鲜官媒:数百万人悼念去世的“敬爱领袖”
- 烏坎村民證實與政府達成協議暫停抗議
- 烏坎啟示—中國當代農民抗爭的里程碑
- 韓情報首腦質疑金正日死於專列說法
- 潮汕多村續醞釀大示威
- 烏坎90後護村 拍片上網掀聲援
- 北京會見翁山蘇姬具外交內政雙重意義
- 文革初期,林彪列出文革的十大成果
- 金正日死去是沉寂的东亚格局的重要新变量
- 茅于轼:所谓敌对势力是政治家制造出来的名词
- 笑蜀:乌坎是中国必须闯过去的一个坎
- 从朝鲜恸哭的民众看民主
- 贺卫方:中国“稳定压倒一切”外交上延伸到朝鲜
- 金正恩或与军方“分权”
- 金正恩接班,“北京的历史性机会”
- 中国官与民相去天壤:金正日到底是谁的朋友?
- 德国经济学家预测来年:世界经济阴云密布
- 刘瑜:没来的请举手
- 中央党校专家:九成企业不偷税漏税可能会倒闭
- 霍英东之子兴讼争产14亿港元
- 金正恩在其父逝世消息公布前发大将命令1号
- 金正日从生到死,隐藏了多少谜?
- 北京将成立专门机构审核剧本
- 金正日死 劉洪才秘密回報北京
- 當局態度軟化 烏坎村取消遊行
-
▼
12月 21
(57)
-
▼
十二月
(1474)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
-
在網路上流傳的車震死者照片中,可見兩人下半身赤裸。翻攝網路 【大陸中心╱綜合外電報導】中國驚傳解放軍高官與小學女老師在車震過程中,疑似因一氧化碳中毒,兩人呈現性交姿勢「裸死」車內。據悉,兩名死者皆各有婚姻關係。此訊息第一時間就遭當局嚴格封鎖,中國最大搜索引擎「百度」更限制兩名死者...
-
明鏡記者柯宇倩/“華視報紙王,給你現賺45,大家早。”週一至週五的早晨打開電視,你都能聽到一個親切又專業的男性嗓音,用國、台語為觀眾導讀各大報的重點新聞;他是主播楊舜欽,31歲就坐上採訪中心副主任的位置,雖然年輕,但他可能比年長的記者都要資深,而耀眼的成就背後,是對新聞的熱情與努...
-
因为六四后的报告文学《中国底层访谈录》获得欧洲最重要的波兰卡普钦斯基报道文学奖的廖亦武先生强调,一个作家,为中国底层的每一个人的人权和自由发出呼吁和支持,是他最根本的责任。以下是RFA特约记者天溢由德国发来的报道。 以二零零七年去世的波兰文学家卡普钦斯基命名的波兰报道...
-
《新史記》記者柯宇倩/ 2012 年是六四天安門事件 23 周年,就在紀念日前 2 個多月,媒體披露溫家寶多次在中共高層會議中,試探性提出重新評價天安門廣場學生運動的消息。中國學者、異議人士陳子明在接受《新史記》專訪時表示,此消息是有意放出的風聲,想觀察外界對此作法的評價。陳子...
-
中國與日本、菲律賓和越南等國在東海、南海的主權爭議急遽升高,中國海監總隊黨委書記、常務副總隊長孫書賢11日指出,對於近來中菲黃岩島的爭議,中國會看住黃岩島;中國大陸在全球問題應畫上幾道紅線,如果日本在釣魚台挑釁、菲律賓、越南宣稱有南海主權,中國就不惜一戰,而且必須以戰止戰,局部戰...
-
VOA记者: 张蓉湘、张松林 图片来源: 来自视频截图 国务院发言人纽兰 美国国务院星期一宣布,第四轮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下个月初将在北京举行。另外,国务院还说,薄熙来的儿子薄瓜瓜在哈佛大学的情况良好,而国务院不评论学生签证个案。 *下轮美中战略与经济...
-
(中央社台北2日電)俄羅斯「軍工信使」週刊報導,中共未來將興建比「遼寧」艦更大的航空母艦,並推測初期數量很可能是6艘,北海、東海與南海艦隊各分配2艘;但這個目標在2035年前達成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軍工信使」還談到共軍攻占台灣企圖與發展航艦的關係說,台灣與中國大陸地理接近,不...
-
《明鏡月刊》彭陽人 中央書記處書記、中紀委常務副書記何勇目前是中紀委真正負責具體工作的。今年已經72歲高齡的何勇擁有20多年的紀檢監察工作經驗,資歷高,根脈深,是極少數超齡服務的人。“他這一位子,有三個熱門接班人,一個是中紀委副書記、監察部長馬馼,一個是山西省委書記袁純...
-
前89民运学生领袖、信奉基督教的柴玲,“六四”23周年前夕发表公开信,宣告原谅了当年“六四”镇压学生和北京市民的军人和领导。经历过“六四”的前北京学生方政表示,杀人者没有忏悔、没有向受害者道歉,不能没有前提无原则的说原谅。但他希望大家不必过多责难柴玲。 ...
-
《新史記》李南友(遺作) (續前)著名法學家、南開大學法學所所長李光燦有意請于浩成出任該所名譽所長,並向群眾出版社發了公函,徵詢意見。出人意外的是,這居然驚動了公安部,經過黨 組會議討論,後來公安部政治部的一位副主任打電話給于浩成:“我們考慮到你的兼職過多,是...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