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毫不掩飾我的欣喜,我將用歡笑來送走二○一一年,因為今年是近三十年來思想最為活躍、爭辯最為激烈的一年,也是最具變化、 最具展望前景的一年。
去年我曾說,今年必有好戲可看,果然好戲連台。不論國內國外,不論黨內黨外,不論政府民間,也不論左派右派,莫不如是。我非預言家,亦非觀察家,不大可能判斷無誤,更不可能料事如神。只是我深愛我的同胞,滿腔赤誠對父老鄉親眷念不已;只是我胸懷這片熱土,總是睜大眼睛對國計民生關注不休。所以身處十三億多國人中的我,雖然魯愚,只要誠實,對中國形勢的研判偶爾也會有幸而言中。
對二○一一年,我之所以情有獨鍾,並稱之為「可愛的」,是因為這一年出現了很多可喜可愛的新氣象、新動態、新思路、新轉機。
黨內矛盾由不公開,到已公開
毛澤東歷來最重視黨的團結,劉少奇寫過影響甚大的《論共產黨員的修養》,對黨的團結也高度重視。他的兒子上將劉源承其衣缽,今年一月還在重申:「黨的團結就是黨的生命」,可見黨的團結無比之重要。
儘管毛澤東多次說過「黨內無黨,帝王思想;黨內無派,千奇百怪。」但自從他擔任了黨的最高領袖之後,就再也未承認過黨內另有派別,為的是表明至高無上的他已統一了全黨,全黨都已團結在他的領導之下,都已臣服於他,擁載於他,絕無異議,斷無紛爭了。
毛澤東不承認黨內有黨派,他只承認有「路線鬥爭」,其實名稱不同,實質一樣。他所領導的每次「路線鬥爭」,只能在他已獲全勝之後才予以公佈。比如他和劉少奇的鬥爭就是如此。若某次「兩條路線」還在鬥爭中,勝負尚未決,誰要公佈,誰要暴露,顯示了黨內的不和,那就罪不容恕。趙紫陽當年下臺的罪狀之一,便是在「六四」之前的緊要關頭,向來訪的戈爾巴喬夫暗示了黨內的裂痕,以致罷官軟禁,鬱鬱而終。
所以每次開黨代表大會,不論黨內有何分歧,都決不公開;有何矛盾,都絕對保密。即便在黨代會上相互拍了桌子罵了娘,發表公報時都還必須聲稱:「這是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
而在二○一一年,這樣的團結神話破滅了,黨內的矛盾由不公開,到半公開,到已經公開了!矛盾的雙方,一是溫家寶,一是吳邦國,至少出頭露面的是他們兩位。他們的背後,各有支持者,他們各自代表了黨內的一種思潮,一種勢力,一種政見,一種派別。
溫家寶今年以來,多次發表講話,力主政治體制改革,宣揚普世價值。雖然他沒用普世價值這個敏感詞彙,但說的都是普世價值的具體內容,如:民主、自由、平等、博愛、法治、人權、公平、正義,等等。這些講話遭到李長春所控制的絕大部分媒體的封殺,或閹割,更遭到吳邦國「五個絕不」的正面對抗。在這之前,「倒溫派」已經磨刀霍霍,組織文章進行圍攻;在這之後更是甚囂塵上,某一教授著文《千古興亡,亡於一相》,借古諷今,矛頭直指溫家寶,一個教授如此張牙舞爪針對尚在其位的總理,實在難以想像。
中國共產黨從沒有公開辯論的傳統,只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為了確保集體安全,為了掩飾政治分歧,相互間縱然不和,也要假裝團結,而絕對不可公開分裂。你見過毛澤東和劉少奇在報紙上筆墨交鋒嗎?你見過鄧小平和陳雲在電視上唇槍舌劍嗎?而今溫、吳之間已經鬧到媒體上,已經從半公開到公開化了。這當然絕非雞毛蒜皮的小吵小鬧,而是大是大非的劍拔弩張。分歧不嚴重,豈能如是?矛盾不激烈,何至於此!除此之外,還有汪洋和薄熙來之間的地方諸侯以及各部委的首腦之間的紛爭,更是層出不窮。所謂「政令不出中南海」,正折射出黨內上上下下的明爭暗鬥。
且不論這些矛盾和紛爭的孰是孰非,也不論各方的真實目的何在,僅就黨內矛盾的公開化而言,自有它的正面意義,它是黨內民主的第一步,它打破了鐵板一塊,暴露了其中縫隙,便於公民監督,判斷是非,決定反對還是擁護。儘管如今黨內的這點民主還很不成熟,僅僅是矛盾公開,但並不透明;還遮遮掩掩,還欲言又止。但這也總比黨內獨裁要好,總比黑箱作業要強。極而言之,即便黨內矛盾激化到以致打起來,甚至狗咬狗,也比表面和諧,暗中廝殺來得正派;更比全黨服從中央、中央服從領袖的那種殘酷的強制統一,更能推動中國民主事業的發展。所以我們不可隔山袖手觀虎鬥,不可嘲諷「影帝」在作秀;無需戲虐,莫要輕浮。我們應鄭重其事,激發黨內的健康力量,促進黨內的公開透明,使之逐步成熟,形成制度,共同推動中國的民主事業。當然,要使中共要像這次台灣總統大選一樣,各派面對全國民眾,公開電視辯論,還為時尚早。
獨立候選人的蓬勃發展
今年適逢五年一屆的全國區縣人大換屆選舉。
中國人大制度,早已詬病,視為花瓶,主要原因之一是所有人大代表,都是內定的,是指派的。選舉只是盛大的遊戲,是隆重的騙局。我在上一世紀的八○年代曾當過上海徐匯區兩屆的人大代表,也略知其中的奧秘。
今年換屆除了絕大多數代表仍是內定、指派之外,還出現了很多令人矚目的獨立候選人。以往歷屆雖然也有獨立候選人,但屈指可數。而這次人數眾多,遍佈北京、上海、廣東、浙江、湖北、雲南、陝西、四川、貴州等地。職業各異,有律師、作家、教師、職員、海歸、模特、大學生、企業家,維權業主、公益人士、網絡名人。參選的人數不是以往的幾個,也不是十個、百個,而是有數千之眾。光是北京的某一選區,獨立候選人就高達五十多人。
因為當局對獨立候選人極度敏感 ,使得這次參選的獨立候選人的總人數,得不到全面、正確的統計。有人估算,人數可能超出一萬。其實即便沒有一萬,甚至沒有數千,只有幾百,甚至只有幾十,那也意義非凡。當然以往歷屆獨立候選人當時能夠挺身而出,勇敢參選,已經是站在那個年代的歷史高度;但歷史畢竟在前進,如今又是一個新的歷史高峰。當今獨立候選人的公民覺悟、價值觀念、現代意識、人文情懷和以往都有新的變化。
這一屆的不少獨立候選人的政治意識比較強烈,據我所知,他們不但要參政、議政,甚至還希望有一天能主政。這本是每個公民應有的權利,是一個可喜可敬和應予支持的願望,本不應該大驚小怪。但他們在自己的競選宣言中,卻很少觸及本人的政治觀點和政治抱負,甚至也不發表對重大國事和敏感話題的看法。他們大都從盡力服務民眾、關心公共事務這個層面來號召選民,來爭取選票。他們如此低調,應該視為一種競選策略,既能取悅選民,又能避免打壓。他們的手段也許是狡猾的──「先跨進門檻,再登堂入室。」但在中國語境下,不得不如此。
當局也許早就看透了這部分獨立候選人的「狼子野心」:人大是最高權力機構,怎能讓你們分食一羹?豈能容得你們「奪權」?所以為了維穩,為了和諧,就必然打擊獨立候選人,而其手段,很不光明,如禁止他們發送宣傳傳單,撕毀他們競選海報,封殺其微博,取消其賬戶,甚至造謠污衊,抹黑其人,跟蹤監控,限制自由。至於在選舉過程中對獨立候選人的侵權就更為普遍。
儘管如此,各地獨立候選人仍然積極投入競選,他們公開透明,坦蕩而自信。他們主動公佈自己的信息資料和聯繫方式,積極和本區選民見面交談,還運用網絡,錄製視頻,擴大宣傳力度,增強競爭能力。這使得官選的候選人相形見絀,愈發使得當局憂慮和恐懼。
但畢竟時代在進步,各地各區情況也並不完全如上所說的那麼嚴酷,也有的地區比較開明,能夠公平對待獨立候選人,使得選舉得以正常舉行,獨立候選人也能正常的競爭。
我深信,在這次的換屆選舉中,一定有比以往更多的獨立候選人獲選,這對獨立候選人來說,是人生的一小步;可對中國來說,是民主的一大步。即便所有的獨立候選人全部落選,也不是失敗。對從未有過的事情來說,結果並不重要,開端才最有意義。現在已經開端了,已經破門了,進入只是早晚之事。開端、破門是民主的勝利,是憲政的勝利,這才可喜可賀。一位獨立候選人說:「成功與否取決於人民的選擇。若當選,一定為選民說話,若落榜,也不氣餒,下屆再來!」誰能肯定他下一屆他就不能當選呢?誰又能肯定在這屆、在下屆、在以後的幾屆的獨立候選人中,就不會出現未來的國家主席?出現中國的哈維爾,昂山素姬呢?
埃及的穆巴拉克下台後,下院首次選舉投票,竟有六千五百名獨立候選人。中國今後會有多少獨立候選人呢?我樂觀地期待著。
「群體性事件」的成功化解
我不知道世界各國還有哪國像中國有那麼多的「群體性事件」, 二○○五年發表的《社會藍皮書》,說中國的「群體性事件」,從一九九三年到二○○三年間,已由一萬起增加到六萬起。而二○一一年已經高達十八萬起。這麼多誰能數得清?記得住?即便是重大的「群體性事件」,也難以記住,只有特別重大的「群體性事件」,才能略記一二。報載今年全國有十大「群體性事件」,其中有年初的內蒙草場被破壞事件,浙江湖州織里的抗稅事件,大連反對PX大遊行事件,利川反貪局長離奇死亡事件,上海卡車司機大罷工事件,但最讓人注目的是烏坎事件,影響特大,震驚海內外。
「群體性事件」已成為中國的社會常態,誰也不知道何時何地又會突然發生。近三十年來,隨著經濟發展所帶來的貧富不均、貪污腐化、生態破壞、道德淪喪,使得中華大地佈滿了地雷,一不小心,隨時都會觸雷爆炸。
關於「群體性事件」,已有很多學者專家和憂國之士對其起源、性質、影響、防範等各種問題深入探討,發表高見。政府部門也做報告、發文件、去視察、做指示,不遺餘力,辛苦萬分,但成效甚微,失敗甚多,「群體性事件」依然有增無減,政府依然到處滅火,惶恐不安。
三年前,我曾非常誠懇地請教一位我非常仰慕的「群體性事件」專家。他說,不必緊張,因為中國社會是剛性結構。還說,中國的群體性事件都是利益衝突,如強拆民房、勞資糾紛、土地倒賣、環境污染等等,都是經濟訴求,並無政治訴求。我表示質疑。我認為並非喊出打倒共產黨才是政治訴求,況且如今已有這樣的直接呼聲,我在網上就看到公開高喊這樣口號的三個視頻,一在北京,一在上海,一在深圳。我還認為要求民主,還我人權,也是非常重要的政治訴求,而這樣的政治訴求在「群體性事件」中越來越普遍。三年後,我在烏坎事件中再次聽到這樣的吶喊。
烏坎事件已經有三個多月,起先是由徵地問題引發,村民示威遊行,政府開始抓人,被抓者薛某意外死亡,於是衝突越演越烈。村民在標語旗幟上書寫的口號是:「還我人權」「打倒貪官」「反對獨裁」「官逼民反」,且看哪一條不是政治訴求?更重要的是他們不但有言,還有行,竟然趕走了村委會的主任和黨書記,自發地成立由民主選出的「村代表臨時理事會」,須知:這可是具有政權性質的政治機構了!這可是踩到中共政治底線的政治行動了!
對「群體性事件」的政治訴求應該理解為必然,就如經濟改革遇阻之後必然尋求政治體制的改革;「群體性事件」中的經濟訴求得不到解決,也必然會尋求政治訴求的解決。
關鍵不在於「群體性事件」中有無政治訴求,而在於如何解決政治訴求。首要的是轉變觀念,為政治訴求脫敏,使之正常化,合理化,更要給予合理合法的滿足。
最近廣東省委對烏坎事件的解決,大大出人意表,竟然同意烏坎民意代表所提出的三個要求:「歸還薛某遺體、釋放關押村民、承認『村代表臨時理事會』的合法性。」這可是特大新聞,聞所未聞!消息傳出,咸嗟服焉,國內國外,好聲連片。這不能不歸功廣東主政者汪洋的開明。
我曾在十二月二十六日烏坎事件前途未卜之時,發表一篇微博,寫道:「汪洋最近緩解新聞控制,鼓勵輿論監督;日前又默許遊行示威,並派警察保護;明年七月還將放寬社團登記,只向民政局申請即可。這三聲巨雷石破天驚,史無前例,不可小覷!毛詩『一片汪洋皆不見,知向誰邊?』今之『汪洋』已初見端倪,可又知向誰邊?真心政改還是演戲?為權爭或是為民眾?且拭目以待!」當時我力挺汪洋,但也有所疑慮,如今看來,我並未老眼昏花,並無看錯了他。
汪洋成功解決烏坎事件,有極大的示範效應,不但對所有「群體性事件」,對其他社會衝突、以致政治衝突的解決,都有借鑒。第一不要輕易「敵情化」,動輒就說與國外敵對勢力勾結;第二不要輕易「顛覆化」,動輒就說顛覆國家安全;第三不要動輒用武,要善於妥協讓步。妥協讓步是現代政治的一門藝術,不必情緒化地認為是丟人之事。善於妥協讓步才能爭取雙贏。烏坎事件的化解便是雙贏的極好範例。
汪洋的這步棋,是著險棋。他的成功,就意味著別人的失敗,尤其是他的某個政敵和他對比,不論執紅執黑都是臭棋。明年十八大之前,還會有博弈,還會有意想不到的險棋和臭棋,但也一定會有精彩好棋。期望汪洋一路把棋走好!
國際民主潮流形勢大好
今年突尼斯總統本阿里倉皇出走,埃及總統穆巴拉克黯然下台,利比亞獨裁暴君卡扎菲擊斃暴屍,緬甸民主女神昂山素姬重出政壇,俄國普京政局不穩,也門國情撲朔迷離……動盪的結果,幾乎沒有一個國家,一個政體,是從民主走向專制,而是相反,都從專制逐步走向或者正在走向民主。阿拉伯之春和茉莉花革命,無疑會對中國的政治進步和民主復興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就這點來說,國際形勢從來沒這麼好過,是近年以來難得之大變局。
我不是唯恐天下不亂,更不是唯恐中國不亂,我是唯恐中國不變。中國的二○一一年,也是在國際社會近年難有之大變局的影響之下所出現的局部變局。中國再也不能以不變應萬變了。但不要窮則思變,窮是山窮水盡的窮途,是無路可走的末路,到那時再思變,就為時已晚,就岌岌可危了!要富則思變,居安思危,主動求變,那就能變化無「窮」了!
愉快地送走可喜的二○一一年,期待二○一二年會有更為可喜的大變局!
(二○一一年聖誕之夜)
(作者為中國劇作家、文化評論家)
作者:沙葉新,原载: 開放
标签
“內幕”
《 大事件》
《 內幕》
《 外參》
《調查》
《匯報》
《歷史日報》
《名星》
《明鏡譯報》
《明鏡郵報》
《明鏡月刊》
《新史記》
《政經》
《中國密報》
財大出版社
財經
港澳
國際
國際人物
哈耶出版社
海外華人
軍事
科教
歷史
兩會
領袖出版社
留學生
六四事件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蒙古問題
明鏡出版
明鏡電子書刊
明鏡獨家
明鏡書城
明鏡網
明鏡新聞網
明鏡行動
明鏡專訪
內部書店
歐洲
評論
生活
時事
視頻
台灣
台灣總統選舉
外參出版社
溫家寶
文娛
西藏問題
習近平
香港特首推選
新疆問題
亞太
中共十八大
中國
中國大陸
中國官場
中國民眾抗爭
中國人物
中國外交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明鏡關注點
- ► 2013 (5832)
-
▼
2012
(16277)
-
▼
一月
(1649)
-
▼
1月 09
(72)
- 台湾应该是什么样子呢?
- 烏坎村後續 鄭雁雄退任一把手
- 中国正式回应美战略调整
- 中宣部爲什麽害怕辛子陵?
- 伊朗当局以间谍和通敌罪判一美籍伊朗人死刑
- 缅甸当局不排除昂山素姬进政府任职
- 美联社:中国运用贸易影响台湾选举
- 聯合國證實伊朗啟動濃縮鈾項目
- 中国货船缅甸再次遭到攻击
- 王巍:對曹操墓的眾多質疑出自非專業人士之口
- 蔡英文的聯合政府幻想曲
- 怎麼看蔡英文的兩岸政策?
- 馬英九與蔡英文之戰的前世今生
- 台灣總統大選的民意弔詭現象
- 台灣大選的民調為何不可信?
- 結構調整 大陸外貿發展新戰略
- 推遲金改進程 大陸穩中求進
- 高雄冷冰選情背後的激烈
- 棄保與賄選 台灣選舉敏感神經
- 為花蓮鄉親 宋楚瑜弟子轉挺馬英九
- 美國共和黨絕對可以選出總統
- 從“鄧小平南巡20周年”看兩岸關係
- 爆綠營賄選 國民黨捉鬼 邱毅指親綠電視老闆涉地下賭盤
- 我是香港人 更是中國人﹗
- 大聯合政府 空洞而不切實際
- 大陸新一代觀察台灣總統選舉
- 由美國經驗 看大聯合轉型政府
- 美國棄伊朗制中國 吃軟不吃硬
- 官二代霸位吃餉 窮二代喝西北風
- 中国金融改革事关转型成败
- 中方驳斥“中国崛起将影响美国安全”
- 讀者來信:中共戰時鴉片政策來龍去脈
- 辛亥革命壞就壞在把皇帝搞掉了?
- 林彪與毛澤東之間確實是路線鬥爭
- 從舅太公黃興的一封家書談起
- 台湾大选中的大陆因素
- 青海一活佛昨日自焚身亡
- 中国民运人士推动陈光诚角逐诺贝尔和平奖
- 蔡英文主张联合政府遭连战批驳
- 十八大将至 胡锦涛中纪委全会谈“换届纪律”
- 中国男子称袭击日本目标为报家仇
- 韩媒体:金正日曾打算退居二线
- 中国证实一名藏族喇嘛在青海自焚身亡
- 中国警告美在亚太要“谨言慎行”
- BBC名主持人“辱华言论”引发风波
- 《明鏡月刊》(總24期):胡錦濤批評政治局同事
- 明鏡現場:馬英九深入綠營大票倉 搶攻中間選民
- 明鏡現場:馬英九:聯合政府顯示綠營沒信心 蔡英文:不要氣急敗壞
- 江澤民人馬黃興國即將主掌浙江
- 毛澤東兩次修改“中央軍委八條命令”發往全國
- 韩寒:我的2011
- 可愛的二○一一年
- 龙年增长势头减弱,环保部门屈从民意
- 青海又有藏人自焚,为今年第三位
- 内蒙古托克托县多座村庄土地因污水无法耕种
- 霍金:地球千年内将毁灭
- CNN评全球最丑十大建筑:沈阳方圆大厦入选
- 山东9名厅级干部卷入齐鲁银行骗贷案
- 赫魯曉夫秘密報告的確像個大錘
- 林彪私下很明白,爲何卻大樹特樹毛澤東?
- 政治家講利害,歷史學家講真假
- 金正日长子访谈录将在日本出版,谈对父亲印象
- 山东渔民捞出不明物,疑似巨浪2洲际导弹残骸
- 中国投资欧洲:解燃眉之急,引后顾之忧
- 杜君立:遇到强拆怎么办?
- 江苏兴化史堡村数十人疑因重金属污染患癌症
- 《福布斯》公布香港富豪榜,李嘉诚继续领跑
- 北大亏损校企发高额奖金 高管涉嫌私分国资被诉
- 委内瑞拉驻美国迈阿密总领事遭驱逐
- 美国防长警告伊朗勿封锁霍尔木兹海峡
- 卷入刘志军案的山西富商丁书苗是怎么发家的?
- 2012年1月8日《歷史日報》
-
▼
1月 09
(72)
-
▼
一月
(1649)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
-
明镜新闻网特约记者 2012年2月2日,时任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在市委扩大会议上讲话。他特别指出:“即使百分之五十一的人先富裕起来了,还有百分之四十九,也就是六亿多人仍处于贫困之中,也不会有稳定。中国搞资本主义行不通,只有搞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社会,才能稳定,才能发展。...
-
入夜後民眾愈聚愈多,警方阻止民眾靠近現場,並要求散去。(網上圖片) 四川瀘州市一名魚販昨日駕駛運魚貨車涉嫌在禁區停車,與前往處理的3名交警口角,目擊者稱魚販遭人拖下車毆打至死,警方更一度阻止家屬接近屍體。事件引起公憤,民眾堵塞道路要求交出兇手,還死者公道,至晚間聚集人數...
-
梁京:胡锦涛的困境与中共的险境 在如何给薄熙来定罪这个问题上,胡锦涛显然陷入了困境,而这个困境的根源恰恰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也就是说,胡锦涛今日的困境是因为他把中共带入了空前的险境。 今日的中共有如一条突然发现自己驶入危险海域的航船。此前,中共顶层并非不知有这种风...
-
洪博培認為中美關係需要展開人文性的發展,中美兩國的關係已經從過去的雙邊關係走向全球關係。(孟芳攝影) 美國前駐中國大使洪博培(Jon M Huntsman, Jr)23日在紐約指出,明年接班的中國新領導人可能會發現他們在力圖維持國家經濟成長之際,被迫開放國家經濟和政治生命。他...
-
50年後回想迎接解放時憧憬未來,好不心酸! 我怎样跋山涉水寻找大饥荒幸存者 吴江:现代复辟派和古代变革史 律师:不该追究八旬老翁文革期间杀人案 梅花香自苦寒来——独立宣言的故事(上篇之二) 梅花香自苦寒来——独立宣言的故事(上篇之一) 文化大革命缘起于反击彭黄张周集...
-
失明維權律師陳光誠傳奇般逃離地方政權非法軟禁的魔爪,所揭露出「和尚打傘,無法無天」、「群眾專政」的種種暴行,令人覺得彷彿回到文革歲月,正好印證了中央領導人所言:「如果不搞政治體制改革,文革悲劇就有可能重演。」 稍有良知的人都曉得,陳光誠是雙目失明的殘疾人士,對於擁有軍隊、警察、法...
-
劉屏/華盛頓四日電 中國大陸盲人維權人士陳光誠的聲音三日意外出現在美國國會。他透過電話表示希望到美國好好休息;也對母親、哥哥等家人處境憂心不已。 一向關注陳光誠的聯邦眾議員史密斯(共和黨)舉行緊急聽證會。會中,陳光誠的友人、對華援助協會負責人傅希秋牧師撥通了陳光誠的電話...
-
《新史記》高伐林 《資治通鑒》這部300多萬字的史書,全部通讀一遍都不是容易的事,可是毛澤東晚年對人講,他讀過“一十七遍”! 這真令人驚訝。 毛 澤東是吹牛誇口,忽悠身邊的女護士嗎?他真每次從頭到尾一頁不落地讀的嗎?是不是略讀、跳讀、選讀……?根據毛澤東...
-
明鏡新聞網特約記者劉惠 即將接任中共總書記的習近平今日突然取消一系列接見外賓的活動,包括取消美國國務卿克林頓、新加坡總理李顯龍 以及一個俄羅斯代表團的 的會見,原因是背部受傷。北京政治觀察家對明鏡新聞網說,這個消息給即將舉行的十八大投下一個大炸彈。 現在不知習...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