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5日星期五

台灣外貿競爭力提升的關鍵

鑑於出口持續衰退,經濟部長施顏祥於日前宣布啟動「101出口龍騰計畫」。這項計畫擬藉由出口融資、拓銷、洽國外買主來台等方法,提振台灣出口動能,以龍騰二字命名則是期待台灣出口能出現如龍飛騰的氣勢。

 經濟部這一龍騰計畫包括六大專案,依序是金龍專案、擒龍專案、飛龍專案、E龍專案、遊龍專案及巨龍專案。惟這一計畫公布沒多久,就被外界嘲諷為新瓶裝舊酒,並批評除了名稱有新意之外,這些作法早已有之。我們認為,外界這樣的批評不盡公平。

 事實上,貿易拓銷本來就只能從這幾方面著力,即令美、歐也不外如此。依經濟部規劃,出口龍騰計畫擬投入新台幣31.6億元,藉由擴大出口優惠融資、部次長率團拓銷、爭取全球政府採購商機等方式,為出口注入動能,估計可以在年底前創造21.2億美元的出口商機。

 我們雖然肯定經濟部的用心,但也必須嚴正指出,台灣外貿真正的問題不在於短期的衰退,而在於長期的競爭力下滑。用短期的拓銷方案,永遠解決不了台灣走下坡的貿易困境。觀察近二十年台灣在全球出口排名即可明白,台灣在1992年出口還高居全球第12,南韓僅第13,但去年台灣已退至第17,南韓卻升至全球第7。

 以去年而言,南韓出口規模高達5,550億美元,台灣出口僅3,080億美元,看看台、韓兩國的出口差距,再看看此次龍騰計畫所創造的杯水車薪效益,兩者差距超過百倍。由此可知,拓銷方案或可做為短期救急,但絕對不是提升台灣出口競爭力的根本之道。

 出口拓銷既非提升競爭力的有效政策,許多人一定會想到自由貿易協定(FTA),近年府院高層一直認為台灣如果和美、歐、東協簽署FTA,則出口競爭力必獲提升。為了讓台、美洽談FTA的夢想早日實現,近年府院對美牛等議題屢屢讓步,而這些讓步已不斷激起沸騰的民怨。如果洽簽台、美FTA真能讓出口突飛猛進,政府的讓步還情有可原,但果真有這麼大的作用嗎?

 我們還是以韓國為例,十多年來韓國在全球貿易地位的快速提升,是憑藉FTA嗎?當然不是,因為韓、歐盟FTA去年7月才生效,而美、韓FTA也是今年3月才剛剛生效,至於韓國與中國大陸的FTA則甫於日前才開始洽談而已。顯而易見,韓國這十多年來能在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並非依靠FTA,而是仰賴自己強大的產業實力。憑著這個產業實力,即或沒有關稅上的優勢,仍未能掩蓋其出口的鋒芒。

 許多人以為沒有簽FTA,所有出口產品都得付出高額的關稅,這是對1947年以來的多邊回合談判缺乏認識。世貿組織在其前身關貿總協定(GATT)的年代已歷經八個回合的貿易談判,這些談判早已讓各國關稅稅率降至非常低的水準,如今美國工業產品平均關稅稅率僅3.3%,日本2.5%,歐盟4.0%。其中鋼鐵、藥品、玩具、營建機械、農業機械、家具等產業,更有零對零方案。另外台灣出口最大宗的電子產品,多數也早已列入資訊科技協定(ITA)享有零關稅待遇,近月ITA還進一步在研擬擴大適用零關稅的範圍。換言之,即令台灣、南韓過去這十多年沒有與歐、美簽署FTA,多數輸出的產品早已無需支付關稅,而這得感謝WTO這一多邊架構所創造的自由貿易環境。正因為如此,南韓才可以在與美、歐FTA生效前創造如此傲人的貿易成就。

 事實上,近年美、歐多數先進國家進口總值中,已有四、五成免關稅,台灣對美出口總額也大約有66%是享有零關稅待遇的。這說明一件事,那就是即令台灣於短期內無法和美、歐簽署FTA,對台灣的衝擊並沒有想像中這麼嚴重,但台灣如果沒有強大的產業實力,任憑簽了多少FTA亦屬無用。我們觀察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簽署後加拿大產品在美國市場占有率的滑落,再看看韓國、中國大陸這些年出口勢力的崛起,即可明白這個道理。

 我們之所以不憚其煩論述,意在澄清時下許多人對FTA的迷思與誤解,期盼執政高層理解台灣的貿易環境沒有想像中這麼差,並明白自由化不是萬靈丹,亦非免費的午餐。倘有此認知,政府主管當局自應思考底下兩個問題:(一)為了讓少數出口產品獲得零關稅而大幅開放農業等內需市場,是否明智?(二)政府大員們成天低聲下氣地乞求與美、歐諮商FTA,未上談判桌而籌碼、銳氣盡失,這豈是高明的談判策略?

 經濟部近日所提的龍騰計畫以及執政高層近期急切想簽的FTA,都是為了推升台灣的外貿動能,然而台灣出口競爭力能否提升,終究取決於產業實力。我們籲請決策當局在簽署FTA這件事上步步為營,多做少說,如此才能在談判桌上爭取更好的貿易條件,惟最緊要的還是提升自己的產業實力,沒有產業實力,則一切皆屬空談。


台灣 中國時報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