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燕輝
瞬息萬變的南海情勢為我國南海政策帶來嚴峻挑戰。台灣要有效因應南海變局,必須要有更具創意的思維,採取更積極有效的作為。僅靠發布外交聲明,肯定無法喚起南海周邊國家與國際社會對我國之重視。消極保守的態度只會使台灣在南海問題之處理上進一步被邊緣化。
不考慮與陸合作
自4月上旬黃岩島對峙事件發生至今3個多月,南海緊張對抗持續升高。上月,越南制訂通過《海洋法》、在南沙南威島地面用陶片製作巨幅越南國旗造型宣示「主權」、爆發反華示威、越南海警船與中國大陸海監船在南海對峙;中國大陸三沙市政權成立、中海油開放南海西南部靠近越南海域但位於U形線內9個區塊供油氣資源公司競標;菲律賓在南沙中業島開辦幼稚園、阿奎諾三世所發布國情咨文高調提及黃岩島立場,加強軍備。
美國對處理南海爭議之關切也不斷增加。美國一再表示在南海有國家利益,宣布將進一步調整亞太戰略部署,加強與區域內國家建立軍事同盟和夥伴合作關係,積極推動加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上月,美國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針對南海主權爭議舉辦一場國際研討會。會中,美國國務院主管亞太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坎貝爾表示,美國曾經與台灣有過相關討論,了解台灣對南海議題不論是公開或是私下都是「非常、非常謹慎」。雖然坎貝爾沒有闡述台灣就此議題採取如何謹慎作法,但其中應包括台灣在相關國家壓力下,不考慮與中國大陸在南海進行合作。
不久前,由於內部有關南海議題意見分歧,已召開45年的東協外長會議首度未能發表會後聯合公報,事後靠印尼穿梭外交,以通過有關南海6個原則拯救東協所出現分裂危機。此發展將影響未來中國大陸與東協有關通過《南海行為準則》之協商、推展落實執行《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合作項目、以及未來中國大陸與美國在南海地區之互動較勁。印度、日本、以及歐盟也開始出現介入南海問題跡象。預料年底將召開之東協峰會、東亞峰會、以及《南海各方行為宣言》通過10周年紀念會上將有重要發展,值得關注。
馬政府力度不夠
近期南海情勢為我國帶來不少政策挑戰,其中包括:如何加強各部會所設立「南海小組」之功能,擬定真正有效捍衛南海島嶼主權與爭取海洋權益之策略?如何促使中國大陸、美國、以及東協會員國認真思考台灣參與有關南海問題一軌協商對話和合作管理機制的必要,以及討論可被各方接受的參與模式?如何推動海峽兩岸民間團體、企業界、學術研究單位、以及教育機構就各種兩海議題進行二軌層級之合作?如何向國際社會清楚說明我國在1947年公布U形線之法理依據、正當性、合法性、此線之明確意涵、以及線內水域之法律地位?如何兼顧環保積極永續開發建設東沙與南沙群島?如何有效加強南沙太平島守備戰力、盡速擴建延伸飛機起降跑道和船舶停靠碼頭、增加南沙巡護偵防任務?
過去兩、三年當中,馬政府採取一些作為,其中包括海軍執行南海偵巡任務、國防部舉辦南海太平島研習營、海巡署執行「碧海專案」和東沙海域安全與生態體驗營。雖然這些作為的確有助增進全民對南海情勢之認識,但是在喚起南海周邊國家與國際社會思考台灣參與對話機制之必要顯然力度不夠。
為有效因應南海變局,台灣是出招的時候。筆者認為可採取以下作為:(一)馬總統擇期前往南沙太平島視察;(二)擴大舉辦有中國大陸、美國、東協會員國等已在台就讀之國際學生參與東、南沙暑期研習營;(三)規畫海巡署與海軍在南海特定海域進行反恐、搜救、反海盜等人道救援非傳統安全海上演習;(四)向中國大陸與美國強烈表達台灣參與落實執行《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合作項目與《南海行為準則》之協商過程的意願;(五)舉辦兩岸有關U形線學術研討會;(六)規畫召開全國南海會議
台灣 中國時報
标签
“內幕”
《 大事件》
《 內幕》
《 外參》
《調查》
《匯報》
《歷史日報》
《名星》
《明鏡譯報》
《明鏡郵報》
《明鏡月刊》
《新史記》
《政經》
《中國密報》
財大出版社
財經
港澳
國際
國際人物
哈耶出版社
海外華人
軍事
科教
歷史
兩會
領袖出版社
留學生
六四事件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蒙古問題
明鏡出版
明鏡電子書刊
明鏡獨家
明鏡書城
明鏡網
明鏡新聞網
明鏡行動
明鏡專訪
內部書店
歐洲
評論
生活
時事
視頻
台灣
台灣總統選舉
外參出版社
溫家寶
文娛
西藏問題
習近平
香港特首推選
新疆問題
亞太
中共十八大
中國
中國大陸
中國官場
中國民眾抗爭
中國人物
中國外交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明鏡關注點
- ► 2013 (5832)
-
▼
2012
(16277)
-
▼
七月
(1565)
-
▼
7月 26
(55)
- 中國應告別只認金牌的奧運準備機制
- 為何在合肥受審? 谷開來三大理由罪狀
- 北京官方促捐款 陸民批:滾回去!
- 美牛案和證所稅「兩塊石頭」搬走之後…
- 李娜籤運不佳 可能遭遇小威廉斯
- 海伍德命案 谷開來張曉軍公訴
- 薄妻被起訴 前中共高級官員:應起訴薄熙來
- 薄妻谷開來遭起訴 涉故意殺人
- 環球時報評薄谷開來案:任何人走上刑事被告席都是普通人
- 北京暴雨遇難者「頭七」 郭金龍等9官員赴災區指導
- 港报:薄谷开来案有望十八大前解决 避免冲击换届
- 新聞官拒報死亡人數犯眾怒
- 「消防等領導來才救人」 夫車中溺斃 妻控訴救援慢
- 劉銳紹:香港不要盲人騎瞎馬的國民教育
- 鄭博仁:台灣 NCC 示範了最壞的公民教育
- 毒殺英商 谷開來遭起訴 18大前了結 冠夫姓強調薄妻身分
- 惡劣 中國逼撤水災報導 官方昨公布最新死亡人數為77人
- 誤報暴雨 北京變死城 天津卻淹水
- 通報會瞞數據被轟 京昨公佈77人死
- 北京雨災盡顯真實國情
- 災情不報 網路打壓 當今時代 令人悲哀
- 詭異中國 有浮屍無死人
- 多難怎能興邦 無災方可強國
- 諸侯勤王 意在逐鹿 國民黨人事各自解讀
- 中國經濟甚麼着陸?
- 給釣島劃紅線 對日以戰止戰
- “中國官員財產公開制度還只是‘兩頭熱’”
- 34位有望爬上十八大中央政治局的人選
- 李進進:美國規定嚴格但有人道精神
- 中共的警察厲害在哪兒?
- 何頻:西方問題是民主的問題;中國問題是不民主的問題
- 北京7-21暴雨灾害死亡攀升,官方欲说还休
- 中宣部严控媒体报道北京7-21暴雨灾害
- 毛澤東時代餓死者超過中國歷代餓死者總和
- 中國經濟成長數據,遭疑灌水
- 中国正式起诉薄熙来妻子谷开来
- 厦大教授傅瑾学位造假被辞退
- 薄熙来夫人谷开来以谋杀罪被起诉
- 2012年7月25日《明鏡郵報》
- 2012年7月25日《歷史日報》
- 美国:中国经济发展政改滞后人权最差
- 中欧之间恐再掀一场再生能源贸易战
- 中国向外国人展示军事实力
- 美促中国停止践踏维吾尔人宗教自由
- 不公布名单却号召捐款 水灾过后京官激起民怨
- 台湾民进党恢复设立「中国事务部」
- 菲律宾:透过外交途径和平解决南沙主权纷争
- 路平:古都北京毁在了共产党手中
- 中國官媒稱傷亡人數不是敏感話題
- 賈選凝:香港新聞霸權的偽善
- 超越國共史觀的歷史
- 北京災後6天 死亡人數仍未明
- 北京洪災效應 大陸逃生經濟興起
- 從北京暴雨成災談城市規畫
- 因應南海變局 台灣要出招
-
▼
7月 26
(55)
-
▼
七月
(1565)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
-
《新史記》記者柯宇倩/ 2012 年是六四天安門事件 23 周年,就在紀念日前 2 個多月,媒體披露溫家寶多次在中共高層會議中,試探性提出重新評價天安門廣場學生運動的消息。中國學者、異議人士陳子明在接受《新史記》專訪時表示,此消息是有意放出的風聲,想觀察外界對此作法的評價。陳子...
-
自由亚洲电台 中国政府上周将9名难民遣返朝鲜的举动,本周五继续受到韩国媒体及联合国难民署的关注。 韩国《中央日报》和《朝鲜日报》2月24日报道说,这9名朝鲜难民是在上个周末遭中国政府遣返的。鉴于被遣返难民面临朝鲜当局严厉处罚甚至死刑...
-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康世人北京2日電)根據美國最新一期航空週刊報導,一切跡象表明,西方情報機構未能預見中國大陸成都殲20隱形戰機的亮相,也未能掌握大陸至少已經完成2架殲20原型機。 報導認為,大陸並不需要面對美國F-22隱形戰機被設計用來對抗那些敵對力量,且殲20武器拖架太小...
-
南华早报 有消息称胡锦涛倾向于在18大上放弃所有权力,包括军委主席一职。若胡锦涛将悄然退休一事属实,不仅对习近平是个好消息,对正在努力确立领导层换届程序的中共来说也是好事。 薄熙来落马和其妻涉嫌谋杀的爆炸性丑闻引起海外媒体广泛注意,而对未来几年中国施政将构成重大影...
-
▲六四事件屆滿23周年,北京天安門廣場昨天下午狂風大雨,遊人較以往減少,不少大陸網民在微博上表示:「難道老天爺也在為明天哭泣?」(記者劉曉霞攝) 特派記者劉曉霞/北京報導 六四事件屆滿23周年,北京昨天天氣陰霾,天安門廣場上遊人減少,雖沒有大動作紀念活動,不過大陸維安部門仍不敢...
-
德國之聲 台湾亲民党立委张晓风指出,台湾男性喜欢娶外籍配偶,让许多优秀的台湾女子成为“剩女”。此话引发新移民与妇女团体强烈反弹。其实,根据台湾内政部统计,台湾“剩男”人数还远超过“剩女”。 张晓风"剩女论"语出惊人 作家写作可以天马行空,但立委在国会殿堂的发言...
-
《日报》认为,新落成的央视大楼很丑陋,与其初衷相背,成了建筑艺术的耻辱。出于狂妄自大,北京的这类丑陋建筑比比皆是。 针对中央电视台新址主楼竣工,《日报》5月16日认为,"这在中国是不寻常的,通常情况下,搬进这样一个富丽堂皇的建筑,任何中国企业都会不失时机地以相应的富丽堂...
-
者 纽约特约记者 倪安 纽约时报针对温家宝亲属掌控170亿人民币财富的调查报道发表后,温家宝本人和中共最高层面临巨大压力。外界认为,一贯高调提倡政治改革、反贪倡廉的温家宝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沉默,要么公开澄清,指正《纽约时报》报道错误。海外独家报道中国高层政治内幕最多的明镜新...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