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新闻》
核心提示:詹姆斯·斯坦伯格是美国前常务副国务卿,也是奥巴马政府外交安全政策的策划和主导者。近日,他接受《产经新闻》的采访,并表示今年秋天奥巴马总统宣布的亚太地区政策是其上任时就已着手制订的方针。
译文:专访美国前前常务副国务卿斯坦伯格
时间:12月30日 星期五
作者:佐佐木类、犬塚阳介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翻译自报纸全文,与网络上的简版不同。
问:北朝鲜正在进行权力交接,而中国的领导人也将于明年更换。
答:在北朝鲜,如果金正恩不能巩固军队和劳动党内部的支持,并超越世袭因素显示真正的领导能力,军队和党内领导人对他的支持将难以长期持续。
在中国,(明年秋天的中国共产党第18次代表大会后)预计中的新最高领导人(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已经在胡锦涛政权内进入领导者的行列,我们有合理的理由期待其(对外政策的)延续性。
问:这对日本有何影响?
答:由于有坚定的日美同盟存在,新的环境变化对日本也许会成为好事。重要的是,日本将在未来亚太地区发挥何种作用?是否已经可以开始考虑长期的安全政策?
问:在11月的东亚峰会上,奥巴马总统宣布了他要将亚太地区置于最优先地位的新外交战略,这种战略的构想始于何时呢?
答:这是政权启动时就已经开始的外交战略。总统和希拉里·克林顿国务卿均确信,对于美国的长期利益而言,亚太地区将是最为重要的舞台。国务卿的首次出访就是前往亚洲,日本是第一个访问对象。总统就职后首次接待的外国领导人是日本首相(麻生太郎),首位正式国宾是印度的辛格总理,这都不是偶然的,是精心计划的结果。
问:为什么选择这一时机?
答:我们的外交安全团队始终认为,发布战略时应有来自亚太地区的积极参与,峰会具备这一条件。在很长时间里,国务院的很多人都在关心中东问题,并没有对亚太地区给予足够的关注。因此,大家也都同意这一时机选择。
问:重返亚洲战略是针对中国吗?
答:归根到底是为了地区和平与稳定。前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将美国称作"是一个置身亚太的国家"。并不意味着要敌视周边国家。
关于美中关系,奥巴马总统提出要构筑"建设性关系"。奥巴马2009年访华,胡锦涛主席2011年1月以国宾身份访问了华盛顿,美中举行了多次领导人会谈。新外交战略并非为了围堵或者对决中国,而是要创造一个让中国成为建设性伙伴的机会。
问:过去,克林顿政府将美中关系称作"战略关系",布什政府则将中国称作"利益攸关方"。那么奥巴马政府呢?
美中双方要进行"全面接触"。美中关系是基于相互利益和尊重的关系,对亚太地区和世界而言至关重要。
问:但中国正试图将活动范围扩大到连接小笠原群岛、美国领土关岛和印度尼西亚的"第二岛链"。
答:我认为这种观点不会带来好处。重要的是,(获得军事和经济实力)的中国欲如何构建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国有保护本国利益的权力,但同时也肩负着不侵犯他国正常利益和安全的责任。
我提出过"战略再保证"思路,即一方面欢迎中国繁荣昌盛,另一方面中国要再次保证不会牺牲他国的安全。奥巴马总统称这就是"战略互信"。
也就是说,中国要主动采取行动,表明自己不会为加强影响力和追求(经济和军事方面的)增长而牺牲他国。我认为,相比拘泥于陈旧的地缘政治学概念,这个概念更好。
问:但中国将部署航母,正频繁开展海洋活动。
答:美国作为地区利益攸关方必须对中国强调一点,即重要的是尊重和理解南海等海域的"航行自由",这对全部国家都有利。
问:北朝鲜将何去何从?
答:北朝鲜显然没有力量在面临孤立和制裁的情况下,让百姓过上正常的生活。奥巴马政府和相关国家一致认为,不应回报"恫吓行为",要明确表明球在北朝鲜一侧。
没有人期待北朝鲜一夜间实现无核化,但鉴于百姓生活困苦,北朝鲜也不是不可能走上具体的、不可逆的(弃核)之路。
问:北朝鲜可能采取核试验等挑衅行动吗?
答:重要的是,北朝鲜要认识到进行新的核试验得不到任何好处。北朝鲜采取为让对方让步而进行恫吓这一陈旧的战略,只会加剧自身的孤立。
问:人们开始讨论美国可能对伊朗核设施进行军事打击。
国际社会正逐步形成对伊朗核计划危险性的统一见解,伊朗国内越来越受到社会紧张等经济制裁强化的影响。奥巴马总统强调不排除任何选项,但美国仍有在经济和政治层面进一步施压的余地。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