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8日星期三

丁东:热点以外的出版亮点——回眸2011年

2011年出版的新书中引人注目的热点很多,比如资中筠的自选集五卷,赵越胜的《燃灯者》,金雁的《从东欧到新欧洲》。这些佳作已经受到诸多媒体的关注,无须我再多说。我想在这些热点之外,评说一些被忽视的亮点。

  先说山西作家陈为人的两本新书。对于中国大陆的著作界来说,陈为人是一位年逾花甲的“新秀”。其实他早在文革年代就开始创作,专攻他所擅长的作家传记也有十年了。十年来,他坚持鸡鸣即起,笔耕不缀,已经完成了十余部书稿,但在中国大陆出版社一直没有亮相的机会。他的代表作《唐达成文坛风雨五十年》只好在海外付梓,曾得到圈内专家的激赏。直到2011年,内地出版社的大门终于向他敞开。8月份,《插错搭子的一张牌――重新解读赵树理》作为“新史学丛书”之一种,由广东人民出版社推出,10月份,《马烽无刺――回眸中国文坛的一个视角》,在金城出版社面世。据说,他又有几部著作已经与几家出版社签约,将在2012年亮相。就像一个辛勤耕耘的老农,终于迎来了丰收的季节。无论在史传写作领域,还是在当代文学研究领域。陈为人都可称独树一帜。尤其与时下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相比,他更显棋高一着。他审视作家的重点在人本而不在文本。他关注的重点是作家的人格、命运、操守、个性,是作家所处的政治环境、生存状态和人际关系,是作品背后的故事,而不是阐释作品本身,更不是用学院派的方法,依据某种理论概念对作品进行分析和归纳。这样写作家,关心当代文学的人们可以看,不关心文学的读者也可以看,从中得到知人论世的乐趣。因为作家也是人,也和我们在同一时代背景中生活,他们的喜怒哀乐、成败得失和我们相通。读他们的人生,也是读我们自己的人生。他笔下的传主,大多都是自己的熟人、师长、朋友、同事。他写这些人,有直观的感受,有与对象的直接沟通和互动。写熟人,他不是一味溢美,而是力求真实。古人曰:“誉人不增其美,毁人不益其恶”。其实做起来很不容易。他走进作家心灵的途径,主要不是通过已有的出版物、印刷品,而是采用口述史学的方法,尽可能采访作家本人和知情人。口述采访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增强传记的生动性,更重要的是,本身就提供了独家的新鲜史料,可以大大提升传记的史学价值。陈为人曾经担任过山西省作协秘书长。这使他对文坛的官场游戏规则、文艺体制的微妙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有直观真切的感受,几多苦闷、几多踌躇、几多无奈、几多虚荣,是酸、是甜、是苦、是辣,他都见识过,品尝过。一些文坛官员,沉浸在其中,陶醉在其中,自得其乐,久而久之,本身也成为官场文化的一部分。而陈为人志不在此。他从官场退休以后,同时在精神上跳将出来。他以人类古今中外的文明为参照,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反思自己的经历和周围的世象,透视当代中国文学和权力之间五光十色的冲突纠结,这就使他笔下的作家有了厚重的命运感。经历给予他的这种优势,也算得天独厚。

  再说另一位山西作家毕星星的新书《坚锐的往事》(上海东方出版中心出版)。他也是一位年逾花甲才脱颖而出的“新秀”。他退休以前是《山西文学》副主编。身在文学界,作为评论家,以前当然不可能没出过书。但这本书是他生平第一本收版税的书。他说,90年代以降,出版社收入和出书效益挂钩,进而改制成为企业,追求利润成为天然合理的事情。这时出版社推出了一个图书品种:自费出书。自费出书之中,有一大部分其实是公费。尤其是官员,书记县长要出书了,政府部门会给他缴纳足额费用,有下属给他张罗技术事务。几年的讲话报告收齐,出了书,再利用权力推销到各个部门,收入归己,一本万利,出书成为牟利手段,有时甚至成为洗钱渠道。现今的出书,大量的伪劣产品充斥,真正有价值的图书,正在汹涌澎湃的文字垃圾大潮里灭顶哀鸣。出书失去了神圣,作家消退了头上的灵光,买卖书号的人们在金钱的威逼下猥琐无奈,领回新书以后又面临卖书的尴尬。在这种格局下,只有靠作品本身的魅力,让读者掏出真金白银,心甘情愿买你的书,才是一个作家最大的欣慰。他这样看中本版书的价值,当然很对。但如今的出版界也有一种“马太效应”:你越出名,出版机构越追捧你;你不出名,出版机构就不愿意理你。在这方面,毕星星也经历了多年的等待,终于等到了上海东方出版中心慧眼识珠。

  中国写散文的作家多如牛毛,但毕星星的散文却别具一格。他笔下的往事,都是地方的、基层的、乡间的故事,却又分明是中国的、时代的缩影。这和他独特的经历有关。大跃进年代,他是一个小学生,便被当地树为小诗人,成为党政领导刻意营造的典型。这使他对毛泽东时代的各种典型的命运感同身受。后来他当了兵,文革中参加北京军区写作组,对于体制的内情更有切身体验。加上他敏锐的文学感受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这就使他的散文形成了独特的韵味。他的眼光从自己,从身边,到家族,到村庄,到朋友,到他所接触的大人物,一一看去,呈现出别样的色彩。有宏观视野的作家、学者,很难有他这样独特的基层体验。有基层体验的万千百姓,往往又不具备反思能力和表达能力。兼备两头,成为毕星星的优势。《坚锐的往事》只是他浮出水面的起点,好戏还在后头。

  《心路:透视共和国同龄人》(米鹤都著,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8月出版)是一本研究中国当代史的专著。他的研究对象是当今60岁上下的一代人,这一代人的经历具有传奇色彩,还没结束金色的童年,就赶上了饥饿的年代,还没有成年,就被当成革命小将,充当文革的先锋,随即被抛出城市,上山下乡。返城后先成为最大的待业群体,又成为失业大军的主体,共和国三十而立,他们还未能立足,共和国四十不惑,他们却惑上加惑,共和国五十而知天命,他们中的多数人却要再次为生存拼搏,共和国六十耳顺之时,这代人则被社会彻底边缘化。作为普通人,这一代人的绝大多数正渐次退休,淡出社会前台,但在中国政坛高层新老交替过程中,这一代人中的政治家又行将登顶,掌握国家航船的舵把。“成功的光环背后,却是以绝大多数同代人为巨大分母而实现的。”“这个分母之大远远超过上下两代人。”对这一代人文化性格的研究,不仅是凝望夕阳的余辉,也是给中国的明天把脉。


  《质疑四大文明古国》(陈明远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的主旨是颠覆了一个重要的常识——中国和古埃及、古巴比伦、印度合称“四大文明古国”。作者以根据现有的考古学成果提出,如果比较文明的悠久,长江黄河流域的文明发育比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都晚,比印度河恒河流域、爱琴海地区也稍晚一些,只能算是排名第五的文明摇篮。中国也不是惟一不曾中断的文明。当今世界,除了埃及、印度,还有希腊、土耳其、巴基斯坦、叙利亚、伊拉克、伊朗、黎巴嫩等国,文明史都不比中国短。作者回顾了二十世纪以来“四大古国”之说在中国的形成过程,提出应该纠正这种不符合史实的说法了!

  十几年来,对公民教育的呼唤此起彼伏,但相关的书籍却鲜见出版。笔者曾参与两种人文读本的编写,其实都是意在公民教育。有的流行一阵,然后遇阻,有的只激起浅浅的涟漪,又悄然无声。杨东平等教育家也曾倾力打造公民教育的系统教材,因外力而夭折。2011年,我终于看到了一套亮明《公民读本》旗帜的书籍。这套书共五本,分别为个人编《为我唱首歌吧》、家庭编《家,甜蜜的家》、社会编《全世界都在对我微微笑》、国家编《我有一个梦想》、世界编《万国之上犹有人类在》,主编李庆明,选编李冰,21世纪出版社出版。李庆明是一位有理想有激情的中学校长,李冰也是一位多年摸索公民教育的中学历史教师。他们的选文自然切近中学生的阅读趣味和接受能力。其实,公民教育,早就是世界上多数文明国家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我国因公民教育缺失造成的恶果,有识之士无不为之痛心疾首。公民教育的难点不在于对公民义务的宣扬,而在于对公民权利的坚守,在于二者的平衡。21世纪出版社是中国少儿读物出版的领跑者,他们不避艰险,勇担公民教育的使命,值得称赞。

  2010年我曾极力推荐湖北仙桃中学教师梁卫星的长篇小说《成人之美兮》,2011年我还希望看到这样具有强烈现实关怀的小说新作。但因我阅读视野有限,未能如愿。就我读过的有限的几本小说中,印象较好的是浙江文坛新秀李素红的长篇小说《花落红尘》(作家出版社)。此书具有鲜明的性别意识,讲述了几位70年代出生的女性在社会转型中的命运。她们或教书,或从艺,或经商,或做官,命运无一不是悲剧。从乡村到城市,从市场到官场,从家庭到社会,四处险象环生,潜规则几乎无处不在。蒙昧是伤害,放纵也是伤害,背叛是伤害,失落也是伤害。这四十年,中国性伦理、性文化的改变特别急遽,在这个改变中,不论是性暴力、性交易、性出轨,还是感情的背叛、婚姻的解体,受到更大伤害的往往是女性。本书是作者的长篇小说处女作,所以把自己生平的所有感动,都毫不吝惜地投入进来,让人感到细节密集,这正是小说具有一定感染力的原因。

作者:丁东,共识网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