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去世,从电视里可看到,朝鲜的男女老少——特别是朝鲜妇女们,哭得死去活来。用“如丧考妣”来形容,决不过分。
这情形,对于经历过35年前领袖逝世那一场的中国人来说,一点也不意外。千千万万的普通百姓,为什么对于国家领导人的辞世会如此悲痛,而且毫不掩饰这种悲痛,恨不得尽情宣泄?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当会懂。
记得1976年的9月,我还是工厂的一名小工人。各单位各街道到处都设了毛主席的灵堂。人们出门的标准配置是,左臂戴黑纱,胸前别白花。街上弥漫着的与其是悲痛,不如说是压抑,没有人敢再说笑。在追悼大会上,人们大放悲声,我记得低头用余光扫去,周围已经有老师傅哭得晕倒。这时心里很紧张,我怕自己哭不出来。哭不出来,说明你的“无产阶级感情不深”,说明你有问题。
但是在那种环境下,哭出来还是做得到的。周围的人十有七八都在哭,情绪是会感染的,心里一松弛,眼泪也就出来了。这时的人们,你不能说他们是在做秀表演,那眼泪是真的。回想起来,当时与其说是悲痛,其实里面更掺杂着震惊和茫然——对于毛的去世,普通人是毫无思想准备的,因为你只要想一下“难道他也会生老病死?”这也是个“反动”的念头。
所以说,理解生活在一个专制体制下的国民表现,也许最准确的渠道是你曾经感同身受。他们的日子当然不会如官方宣传得那么快乐,但也不会整天握着拳头进行反抗斗争,人自有自己的生存之道。
说到那个时候的流眼泪之事,也许赚得最多中国观众眼泪的,还是朝鲜电影。文革时期中国电影少得可怜,外国电影有阿尔巴尼亚的、罗马尼亚的、南斯拉夫的等等,但朝鲜电影最多。当时去看《卖花姑娘》,人们都在传说“特惨”,“男的看要带一条手绢,女的要带两条”擦眼泪。记得我去看时,影院里果然哭声阵阵,出来时许多女观众红着眼睛,毋宁说,这种哭泣其实是一种娱乐享受。说起来,都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电影,但朝鲜的与中国贴得最近,制度一样,文化也差不多,却又比当时的中国电影多了那么点情感色彩,真给当时单调刻板的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带来不少调剂与慰藉。当然,近年朝鲜的“血海艺术团”也来访华,再看《卖花姑娘》,只能恍如隔世了。
所以今天我们翻过头来看这一幕,看到哭得死去活来的朝鲜人,没法不联想起我们的昨天。
我们的这个近邻,实在与我们的关系非同寻常,从近代以来,中国的几次战争都是因朝鲜而起,我们的国运也总是与她有关。阅读一些中国近代史资料,也常会触到朝鲜。
1885年,一批华人向上海外滩的租界当局抗议不让中国人进入外滩公园(就是那个“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著名公园),他们在抗议信中指出“工部局拒绝华人入园,仅仅是从种族方面来区别,这不管以权宜之计或国际礼仪作为理由,都是站不住脚的。有些事简直毫无道理,比如我们的邻居日本人和朝鲜人(高丽人)都能自由地进入公共娱乐场所,而我们中国人则由于服装的关系,竟引出意外的麻烦,被阻止在花园门外”。外滩公园连日本人和朝鲜人都可以进,独独中国人不能进!这尤其令他们愤慨。
到1919年五四运动时,北京大学的学生上街演讲,军警前来抓捕,学生当场对军警声泪俱下道:你戴的帽子是中国的吗?你所衣、所食、所仰事的不都是中国国民的血汗吗?你不见朝鲜亡国之后全国军警都是日本人了?为什么我为救中国而讲演,你反而帮助仇人驱逐听众?你不为国家想,那你也不为你自身的生存、为你所仰仗的一切而想吗?……话音未落,警察的眼泪已经下来了,在场观众也哭成一片。
就这样,朝鲜这个邻国,始终与我们血肉相连,她始终是我们最懂得最关注也最在意的国家。我们关注她的一举一动,计较她的一言一行。反过来,她对我们也是一样。
作者:黄艾禾,来源: 财经网
标签
“內幕”
《 大事件》
《 內幕》
《 外參》
《調查》
《匯報》
《歷史日報》
《名星》
《明鏡譯報》
《明鏡郵報》
《明鏡月刊》
《新史記》
《政經》
《中國密報》
財大出版社
財經
港澳
國際
國際人物
哈耶出版社
海外華人
軍事
科教
歷史
兩會
領袖出版社
留學生
六四事件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蒙古問題
明鏡出版
明鏡電子書刊
明鏡獨家
明鏡書城
明鏡網
明鏡新聞網
明鏡行動
明鏡專訪
內部書店
歐洲
評論
生活
時事
視頻
台灣
台灣總統選舉
外參出版社
溫家寶
文娛
西藏問題
習近平
香港特首推選
新疆問題
亞太
中共十八大
中國
中國大陸
中國官場
中國民眾抗爭
中國人物
中國外交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明鏡關注點
- ► 2013 (5832)
- ► 2012 (16277)
-
▼
2011
(1474)
-
▼
十二月
(1474)
-
▼
12月 26
(61)
- 中國買房限購令與市場相違背
- 向馬英九取經 一中各表外銷香港
- 峯會深化戰略互惠 財金合作 中日貿易結算採人民幣日圓
- 拒絕九二共識台灣美國關係難維持
- 議價的民主還是民主,議價的自由絕不是自由
- 古有公主和親 今有熊貓慰安
- 大陸對進口美國車雙反意味什麼?
- 江澤民李光耀手把手 問西方看法
- 共產黨是台灣選舉永遠的輸家
- 房地產泡沫剛破 中國經濟將染上“日本病”?
- 錢色醜聞 無錫市委書記被查 上馬8個月 與多女有染
- 台灣總統選舉 誰也無法預判的詭譎選情
- “中國高鐵之父”傳涉貪受賄關押濟南
- 中國日本領袖會議 乏善可陳
- 維權人士陳光誠的奇異光芒
- 日本口蜜腹劍 中國甘之如飴
- 戈尔巴乔夫说,“俄罗斯社会将抗争”
- 韩寒“革命”“民主”“自由”博文三部曲引发舆论激辩
- 赵紫阳高球教练看球品知性格縝密
- 毛泽东冥诞“军民”同悼 逾千军转集会访民被抓
- 2011年中国官媒在美国攻城略地(1)
- 中日首脑会晤 后金正日时代东亚稳定成焦点
- 韩寒:要自由
- 韩寒:说民主
- 朝鮮黨報強調黨中央以金正恩為首
- 年终报道: 艾未未的2011
- 汪洋的未来有着更大的影响
- 传高铁第一人为刘志军提供美色
- 北京已收購香港,正收買台灣
- 野田佳彥訪華 日中關係更趨複雜
- 焦利熱衷央視海外“大躍進”招非議
- “九一三”之夜,空軍偵聽到“空中起火”
- 《黨史二卷》掩蓋毛澤東上整肅精英,下折騰民衆
- 徐元宫:苏联时期的书报检查制度
- 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参议院是如何开会的?
- 劉志軍怎麽死?鐵道部怎麽活?
- 林彪大會講話,盛讚“無產階級專政下的大民主”
- 博雅学院何以占据美国大学榜半壁江山
- 驳北大校长周其凤“美国教育一塌糊涂”狂言
- 黄艾禾:关于朝鲜,你懂的
- 林达:美国撤军伊拉克,有哪些潜在的问题
- 继京津粤之后,上海引入微博实名制
- 陈西因“煽动颠覆”罪被贵阳法庭判10年
- 罗·克鲁格曼:中国经济会崩溃吗?
- 印度至少40名病人因医生罢工死亡
- “天上人间”副总涉嫌介绍卖淫获刑4年
- 湖北纪委称武汉副市长袁善腊无违法问题
- 中国眼里的苏联解体
- 有憲政民主就不怕“影射史學”
- 胡乔木谈毛泽东与张闻天
- 德国赴央视见习记者:中国电视台如何愚弄人民?
- 中国刑事诉讼法二审取消“秘密拘捕”规定
- 代宝义:乱哄哄的俄罗斯与稳当当的朝鲜
- 央视大火主犯徐威刑期被追加至20年
- 韩媒猜测金正恩已履行朝鲜劳动党总书记职责
- 金正恩姑父张成泽首穿大将军服亮相
- 2011年12月25日《明鏡郵報》
- 張春賢稱新疆維穩形勢嚴峻複雜
- 金正日之后的朝鲜
- 金正恩上台为缓和朝韩紧张关系打开一扇窗
- 朝鲜可能实行集体领导制
-
▼
12月 26
(61)
-
▼
十二月
(1474)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
-
內容提要: 有人說,如果沒有1989年的“六四”,鄧小平將以撥亂反正、改革開放的領袖形象留名青史;如果沒有1992年的“南巡”,鄧小平將以堅持專制、冷酷血腥的屠夫形象遺臭萬年。 人們曾經以爲,鄧小平在世間的形象,在1997年2月19日他辭世之日就此...
-
《林彪日記》編著者李德、舒雲 《林彪日記》(明鏡出版社) 2011年9月13日,是震動中外的“九一三”事件40周年。 自1971年“九一三”事件以來,對事件的主角林彪和這個事件的爭論就沒有止息。 林 ...
-
記者林永富/綜合報導 重慶市人大代表、同創集團董事長張明渝接受香港《明報》及《亞洲周刊》專訪,透露前重慶副市長王立軍曾威脅要撤銷他的人大代表資格,要求他作假證,以打壓批評打黑的人。 張明渝因實名舉報另一重慶市人大代表、西南證券董事長翁振杰受賄涉黑,調查不久,王立軍甚至多...
-
中國正討論官員財產公開問題,海外傳出消息指,就所獲得消息,新上任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七名常委都做了財產申報,但傳聞因為前政治局常委中有人強烈反...
-
《政經》編譯 董佳 習近平提出“中國夢”的願景,希望帶領國家重回歷史上的強勢地位,其中包括挑戰被美國長期把持的國際金融主導權。為了達到此目標,中國逐漸開放其金融市場,使資本自由流動,並加快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分析師和中國高級官員認為,除了資本可更自由地進出中國外,其渠道和目的地,...
-
南韓三星電子公司美國侵權官司24日敗訴,判賠超過10億美元,陪審團認定三星侵犯6項蘋果公司專利,而蘋果沒有侵犯三星任何專利。(圖為蘋果公司商標,中央社檔案照片) (中央社加州聖荷西24日綜合外電報導)南韓三星電子公司(Samsung)美國侵權官司今天敗訴,判賠超過10億美元,陪審...
-
(中央社台北19日電)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說,中國大陸經濟若繼續保持每年8%的成長,到了2030年,大陸的人均收入將達美國的50%。 林毅夫日前在南京農業大學一場講座中,做了以上表示。現代快報引述了他的說法。 這位曾任世界銀行副總裁的專家表示,2008年全球再次爆...
-
核心提示:2月22日晚,东莞塘厦一集团公司董事长杨某某从自家小区七楼坠亡。据知情者透露,当晚杨某酒后回家,与朋友聊天,后走到阳台抽烟,试图坐到栏杆上,不慎用力过猛翻出了栏杆。警方从监控录像认定杨某为意外死亡。据悉,杨某某1974年出生,保守估计身家过亿。 2月22日晚10时许,一...
-
万维读者网记者捷夫评论报道:自从“海伍德”的名字出现以来,人们似乎已经淡忘了两个月前的新闻人物王立军。眼下,“王立军事件”和“薄熙来事件”虽然仍然牵动着中共最高层的剧烈权斗,但西方媒体却越来越发现,海伍德的死因不仅仅是薄熙来与王立军交恶的导火线,或许还是一个揭开众多谜团的关键,...
-
作者 香港特约记者 麦燕庭 香港十天后便迎来回归15周年,但民心显然未回归,香港大学一项民意调查发现,港人对北京的中央政府不信任比率达37.3%,是97年回归以来新高,而对中国前途有信心的人亦大跌一成二至67%,是98年以来新低。民调总监钟庭耀估计,这与重庆前市委书记薄熙来、失明...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