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6日星期一

中國買房限購令與市場相違背

外參記者范方華/通貨膨脹已成中國的棘手問題之一,總理溫家寶9月中在世界經濟論壇上再度強調北京控制通貨膨脹的決心,表示將控制整體物價的穩定、防範經濟成長大起大落;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凱利商學院兼職教授陳劍在接受《外參》採訪時比較了中美間的各項經濟數據,發現許多中國的日常食品絕對價格比美國貴,最富與最窮地區的收入差距比美國大,而中國的房地產則出現泡沫化現象,都反映出中國經濟情勢的嚴峻。

中國房價已超美國

老百姓所關注的另一個議題——房價,根據陳劍的比較,也反映出中國老百姓沈重的負擔:中國的房價已經全面超過美國,城市平均房價要比美國高14%,標準差為7%;這個差別不僅體現在一線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廣州,也體現在廣大的二三線城市。

陳劍對《外參》進一步解釋,美國的房價在金融危機後大幅下跌,中國的房價在2008年的深圳曾短暫出現下跌的情況,但整體來說並未經過類似美國的調整或崩潰階段。“2008年中國通過4萬億人民幣救市計畫,大部分資金估計都進入了房地產,所以中國房價自那時到現在又增長了很多。”

對於中國房價是否泡沫化,各方看法不同,陳劍認為中國的房價泡沫化確實存在,而且非常嚴重。“有的學者認為中國正經歷一場戲劇化的轉變,城市化的過程導致對房地產需求的增長,但在城市化的地區,還是要考慮收入增加了多少,如果城市化沒有給大家帶來收入上的大幅成長,那麼新進入城市的居民也沒辦法承受如此高的房價。”

陳劍對《外參》解釋,研究房地產有很多指標可評估房市是否泡沫化,一個很重要的指數是房價收入比。在美國房價泡沫化時期,房價是年收入的四到五倍,比平常的三倍要高,這就是明顯的泡沫化特徵,現在美國的房價雖然已經降到非常低的程度,但由於大家對房市的預期沒有一個準確的判斷,如果認為房價還會再跌,就不會買房子,因此也無法帶動房市的回溫。

至於與美國面積差不多的房子,在中國最貴地區的房價收入比是美國的16倍左右,反映出中國房價泡沫化嚴重。

另一個指標是房價和房租比。陳劍對《外參》說明,比起租房,在美國買房可能稍微貴一點,但兩者的成本差不多,但在中國,買房成本至少是租房成本的兩倍。

房價中的地價也是一項指標,陳劍表示,美國泡沫化嚴重的2004年時,地價占房價的比率是51%,中國現在是64%,也就是2004年美國在泡沫最頂峰時,買房子有一半的成本是地價,但現在的中國只有30%、40%是房子的建築成本,如果房價中的土地價格比重太大,就是房地產泡沫化的跡象。

那麼造成中國房地產泡沫化的原因為何?陳劍對《外參》分析,主要原因可能是政府對土地的壟斷。“美國的土地是私有的,所以會有明顯的土地市場價格,但中國的土地是地方政府壟斷,如果有10家開發商,地方政府只拿出一塊地,只有價格最高者可取得這塊地,開發商在開發土地時有成本,又想從中獲利,最後的房價肯定很貴。”

陳劍指出,中國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是房價泡沫的最大受益者。“調空房價不是地方政府的本意,而是中央政府的本意,中央政府不能從土地買賣中獲得巨大利益,地方政府才是利益的大頭,而高房價會引起民怨和社會不穩定,因此中央政府有動機穩定房價。”

目前中國各大城市均實行購房限購令,如北京家庭只能新購一套商品房,購房人在購買房屋時,還需如實填寫一份《家庭成員情況申報表》。陳劍認為限購令實際上與市場相違背,如果房地產市場真的是個透明公開的市場,就沒道理限制外地戶口或外幣購買房屋,而一戶人不能買第二套房屋也沒有特別好的根據,因此陳劍懷疑限購令真能有效或長期實行。

“如果真的嚴格實行限購令,房價應該降得很快,但我們並沒有見到這個現象。”不過,陳劍對《外參》表示,中國房地產是否會持續泡沫化還很難說。“預測房地產市場是很難的事,尤其是預測何時出現拐點,而預測中國的情況又更難,因為政府在此之中扮演的角色太重要,沒辦法放到模型裡去預測。”

雖然如此,陳劍認為中國房價繼續上漲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因為現在的房價水平已經超過普通消費者能接受的程度,還能買得起房子的已不是工薪階級,所以如果房價持續上漲,預料政府將出台一些抑制房價的措施,比如施行房產稅,屆時房價將很難持續上升。


中國各大城市均實行購房限購令。(新華社)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