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6日星期一

野田佳彥訪華 日中關係更趨複雜

社論

日本首相野田佳彥終於走訪了中國,這兩天的訪華行程,等於走了近兩年,也就是說,兩年內日相沒有訪問過中國。前任首相菅直人上台之初,被認為是親華派,結果任內走親美路線,在沒有實現訪華的情況下,就下台走人了。野田訪華,即可以看成是對溫家寶總理之前訪日的回訪,也可以看成是日本對華新戰略的起步。

野田這次訪華與之前日本領袖訪華的最大不同在於,中日兩國都已經走出了所謂「日中友好外交」的傳統制約,而是從地緣政治、戰略互惠、避免誤判等相當實際的「現實外交」層面,來建構新形勢下的兩國關係。這種新的形勢主要體現在三個特點上,第一是中國全面崛起成為東亞強國,第二是美國將中國視為主要對手,高調「重返東亞」(其實美國從來沒有離開過,如今是將亞太視為最重要的戰略重心),第三是日本要突破經濟低迷帶來的國家地位弱化,強化軍事與政治戰略地位,在中美兩大國的關係互動中,找到左右逢源的戰略位置,推動日本成為東亞地區國際關係重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國家。

在這種情況之下,中日雙方都不會盲目陷入「最高層」互訪的樂觀,而是精打算盤,尋找有利地位。

對日本比較有利的是,由於美國推動點燃中國周邊,尤其是南海的「烽火外交」,挑起一系列美國撐腰,由中國鄰國鬧事的領土紛爭事端,使得中國急欲滅火維安,習近平副主席走訪越南、泰國等,都是其中主要一環。而日本與菲律賓等小國不同,軍事政治等各方面的能量更大,不但可以在釣魚島海域製造緊張氛圍,也可以在南海、朝鮮海等區域,配合美國的「烽火外交」,給中國添更多的麻煩,因此,中國會在東海油氣田共同開發的談判上,開放綠燈,來滿足日本在核電站洩漏後對傳統能源的「瘋狂需求」,以促使日本不要太過追隨美國,在海上鬧事,跟中國過不去,並為明年展開的中日海上安保協定談判掃清障礙。
不過,中方必須看到,日本的安全保障定位,以及在東亞的戰略拓展,根本上是與美國「同聲共氣」,與中國針鋒相對的,說的再清楚一些,日本是美國建立亞洲北約的主要核心力量,也是美國圍堵中國的戰略鏈條中,最重要的環節,借用日本前首相中曾根的老話來說,那是美國在東亞「不沉的航空母艦」,因此,北京對日本的示好,只能「互惠」,不能讓步,「維安」絕對不能變成「慰安」。

日本雖然在軍事戰略上,步步跟隨美國,自民黨如此,民主黨在鳩山由紀夫以後,也是如此,但在經濟低迷的突圍上,卻學會了把雞蛋放在兩個籃子裡,換句話說,他們不會再走美國經濟危機,日本持續埋單的老路子,而是開始分散投資,野田這次訪華,首次買入100億人民幣的國債,強化與中國的金融合作,並會擴大對華投資,這對中國來說,當然是好事,因為日本的投資,不但給中國帶來實惠,也使中國經濟地位和人民幣的國際地位得以提升。

但是,北京也應該有清醒的認識,中日之間的經濟依賴深化,並沒有實際解決中日之間在地緣政治上的戰略對立。而且,野田也沒有忘記,在經濟合作領域,對中方提出要求,其中的一項就是,要求中國政府儘量照顧在中國的日本公司職員的稅金問題,推遲開徵對日本人駐在人員的社保費。並爭取與中國簽署有關互免社保金支付的協定。這個動作,有點像國民黨要求北京照顧台商一樣,具有相當大的選舉考量,爭取日本在華人員的選票。

由此可見,中日的外交博弈,進入了既鬥爭又合作的新階段,未來的中日關係,將會更趨複雜。


Read more:世界新聞網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