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6日星期一

中國日本領袖會議 乏善可陳

中國時報 【蔡增家】

 《孫子兵法》始計篇說過,戰爭的勝負必須要具備「道」、「天」、「地」、「將」、「法」等五項因素,也就是要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先天條件,再加上「堅實的政治基礎」與「制度性的安排」的配合,五項因素缺一不可。套用在現代,一個成功的領袖高峰會,則必須要製造良好的會面時機,兩國要有強烈的會面動機、以及要有亟待兩國領袖解決的重大議題,另外代表兩國談判的領袖必須要具有穩固的政治基礎,同時要具有魄力來解決兩國的爭端。

 若將這五項標準套用在近期日本首相野田佳彥訪問中國的例證上,可以發現這五項指標好像連一項都沒有達標。而距離上次日本麻生首相訪中才短短的不到三年,中國對這次野田首相來訪興致不高,表面理由似乎是時機不對,深層的理由卻是野田在日本國內政治支持度不高,讓中國不願與野田談判爭議性的政治議題,而一再地推托會面時間。

 首先在兩國領袖的會面時機上,在當前各國所舉辦的領袖高峰會,通常會選擇一個適當時間,來為兩國領袖的會面製造正當性。而中日兩國也為了這次野田首相訪問中國,要找個好理由費盡了心思,最後中日兩國竟決定將此次訪問定調為慶祝中日建交四十週年。但是中國與日本是於一九七二年九月建交,要直到明年的九月才屆滿四十週年,這讓此次的中日領袖高峰會重要性大幅降低,似乎只能淪為一個次要的會前會。

 其次,在兩國領袖會面的意願上,兩國外交關係好壞,是攸關兩國領袖願不願會面的最主要因素。而野田首相是日本民主黨自二○○九年上台之後,第一位訪問中國大陸的首相,對現今的中日兩國關係來說是有其重要意涵。但是規劃這次野田訪中的日期,卻是一再地延宕,一下要避開南京大屠殺紀念日,一下又要顧及中日兩國人民的感受。由此可見,在釣魚台撞船事件之後,中日兩國關係到現在似乎還沒有回溫,這讓兩國領袖對此次高峰會僅僅行禮如儀。

 最後,領袖高峰會的最大用處,便是能夠透過最高領導人面對面的直接溝通,來解決當前兩國間高度爭議的議題。而中日兩國從二○○○年之後,便在歷史教科書問題、東海油氣田劃界問題以及釣魚台領土爭議等三大議題上都出現相當大的紛歧。這是歷任中日領導人共同面對的無解難題。這使得這次兩國領袖高峰會所能談的議題便顯得相當有限,而就在中日兩國正愁著不知道要談哪項議題時,剛好發生北韓領導人金正日過世,讓朝鮮半島議題主客易位,反而成為這次中日高峰會的首要議題。

 更深一層來看,中國對這次的中日領袖高峰會顯得興趣缺缺,最重要便是近幾年日本國內領導人更換過於頻繁,欠缺穩固的政治基礎。野田首相今年九月就任至今才短短不到三個月,但他的國內民意支持度卻從六二%掉到剩下不到三六%,反對他的民眾更高達五二%,這樣已處於在下台的深水線邊緣的首相,要如何與其達成具體的政治協商。

 也因此這次野田佳彥訪問中國的成果顯得乏善可陳,根本無法觸及兩國的核心議題。兩國領袖在政治層面,承諾在中日夥伴關係上持續推展兩國的友好關係,在經濟層面繼續加強民間交流以及金融合作,在外交層面再次宣示維持朝鮮半島的穩定與和平是符合中日兩國的國家利益,而中日兩國亟待解決的東海由田劃界問題以及釣魚台領土爭議問題,卻是隻字未提。

 顯然,日本近年來政治領導人更換過於頻繁,政治基礎不夠穩固的政治難題,似乎已逐漸延燒為外交議題,這不但影響到日本政治大國地位,同時也影響到他國對日本政治領導人的信任度。

 (作者為政治大學國關中心亞太所所長)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