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5日星期日

中共“嚴打”還沒結束


  《明鏡月刊》記者黃舒心

  無聲無息將近3個月後,中國藝術家艾未未終於再度出現在鎂光燈面前,雖然人平安到家,但以取保候審身份出獄的艾未未被下達禁口令,與先前敢說敢做的形象有了明顯落差。即使艾未未被釋放代表國際壓力發揮了作用,但專家學者提醒,不能因此認為中國政府做了糾正或有了進步,也不應忘了還有許多其他的維權人士,仍舊被關押在牢中。

  中國受到極大壓力

  艾未未自從2011年4月3日被公安帶走後,就受到中國境內與國際間相當大的專注。專門提供連署服務的國際組織change.org發起的全球連署聲援艾未未活動,雖然期間曾被黑客攻擊,令網站癱瘓、服務時續時斷,但仍獲得超過175個國家、逾10萬人連署。

  6月22日下午,終於傳出艾未未被釋放的消息,晚間,在大批媒體守候下,艾未未回到家門口,但由於定下“交換條件”,艾未未無法接受任何採訪,僅表示“很開心”、“享受你們的人生”,隔天,頂著新髮型現身的艾未未,也僅表示“自行理了髮,看起來精神點”。

  艾未未被釋放,顯示出外部的壓力對中國當局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哈佛大學法學院客席研究員、旅美民運人士楊建利對《明鏡》表示,這是各界合力的結果。艾未未被捕前,已經有許多異議人士遭逮捕,國際社會發出了很大的聲音,艾未未被捕後,國際社會認為中共已經不斷超越底線,加以艾未未在國際上擁有相當的知名度,因此受到的關注也更大。

  “中國政府無疑受到巨大的壓力,壓力不僅來自於其他國家的官方,更多的是來自民間,其中包括人權組織、藝術團體。”在聲援活動中,楊建利參與了國際組織change.org為艾未未發起的連署,楊建利為此活動提供想法,要求在中國展覽的藝術家,以及準備到中國展覽的藝術家,重新考慮他們參展的決定,楊建利認為,像這樣的民間聲援活動,都給了中國當局很大的壓力。

  另一方面,楊建利對《明鏡》表示,中國政府也知道,由於對茉莉花革命的過度緊張,造成整個社會處在被打壓的狀態中,這種狀態若長期持續下去,對中共本身不利,因此官方便找機會緩解這樣天天緊張的局面。
  楊建利認為,艾未未獲得自由,是值得歡迎的事,所以雖然艾未未一案仍有其他問題點,例如他是否遭到刑求、是否受到極大心理壓力,但由於無法得知詳情、無法評論,因此他更希望強調民間和國際社會在這類事件上的成果。“雖然事前我們不知道是否會起到作用,但我們仍要做出努力,或許努力到最後就會發揮作用。”

  總部設在紐約的人權觀察亞洲部主任李查森(Sophie Richardson)認為,國際社會帶來的壓力明顯讓中國政府覺得,繼續關押艾未未的成本效益不值得,“國際社會應該保持同樣的壓力,讓其他許多在中國這一波鎮壓中的無辜受害者被釋放。”
  美國中文雜誌《北京之春》主編胡平也對《明鏡》表示,艾未未被失蹤80多天,在國際引起罕見的強烈抗議與反響,以及國內各界人士對他的聲援,都在其中發揮了力量,顯示人們對中國人權狀況的關注,以及對人權問題關切度的提升。


  行動與言論自由仍受限

  新華社報道稱,艾未未所涉嫌的經濟犯罪,公安已查明其實際控制的北京發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存在逃避繳納巨額稅款、故意銷毀會計憑證等犯罪行為。鑒於艾未未認罪態度好、患有慢性疾病,且其多次主動表示願意積極補繳稅款,因此依法對艾未未取保候審。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對艾未未案提供了較多細節。他指出,艾未未已經就逃稅和銷毀會計憑證等認罪。取保候審可以長達12個月,在此期間,艾未未仍然處於涉嫌犯罪調查階段,未經執行機關批准,不能離開所居住的地區。在傳訊的時候應該及時到案,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擾證人作證,不得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艾未未也向《華爾街日報》透露,當局釋放他的條件是至少1年內不得對媒體發表意見,或透過社群網站對外發言。

  不過,艾未未所涉及的經濟犯罪,從消息傳出就引發爭議。公安機關在艾未未“被失蹤”後將近7週,才宣佈艾未未涉嫌逃漏稅與故意銷毀會計憑證。艾未未妻子路青表示,艾未未既不是公司法人代表,也不是公司管理人,即使公司真的逃稅,也不該逮捕艾未未。總部位在倫敦的國際特赦組織亞太部副主任巴柏爾(Catherine Baber)說,艾未未沒有被起訴就遭到長時間的關押,違反中國的法律程序。

  因此,艾未未雖然已經返家,但伴隨著事件的許多問題卻沒有因此獲得解決。人權觀察組織在聲明中指出,不論是與艾未未被捕、關押、釋放條件等等有關的問題,仍舊沒有答案。人權觀察對艾未未被捕的政治動機、警方獲得自白的可能手段,以及今後艾未未可能面臨的自由限制等,都感到擔憂。

  胡平也關注艾未未一案中的正當性問題。“艾未未被失蹤後,連起碼的程序都沒有進行,官方沒有正式的通知文件,即使他出來了,仍舊是假釋的身份,限制行動和說話。”胡平對《明鏡》指出,其他人就算判了罪被關在監獄裡,家屬和律師都還可以定時探望,若以陳水扁來說,他在監獄中也還能寫文章,並未被剝奪言論自由,艾未未一案僅是經濟案件,言論自由更不該被剝奪,因此整體來看,不能說艾未未被釋放,就代表中國政府做了糾正或有任何進步。


還有其他人在牢中

  著有《21世紀中國》、“The China Beat” 博客聯合創辦人的美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IC Irvine)歷史系系主任華志堅(Jeffrey N. Wasserstrom)對《明鏡》指出,或許有的人認為,在《紐約客》撰文者歐逸文(Evan Osnos)所指的“Big Chill”(嚴打)潮中,艾未未的釋放是股暖流,但他無法確定這件事真的是股暖流,因為艾未未使用社交媒體和對媒體發表評論的權力實際都受到限制。

  不過,華志堅仍認為釋放艾未未有其正面意義。“近日來,中國領導層越來越多疑,艾未未被釋放反映出這種多疑的態度有了舒緩,過去幾個月,由於擔心‘阿拉伯之春’蔓延到中國,官方對自由言論者的干涉也達到令人相當擔憂的程度。”華志堅對《明鏡》說。
  雖然艾未未獲得保釋,但艾未未的4位藝術家朋友與同事仍舊遭到關押,其他尚在牢中的民主維權人士更是不計其數。華志堅提醒,外界不應忽視艾未未必須付出的代價,更重要的,不應該忘記許多其他的代表性人物,包括在這波鎮壓中被關押的維權律師,正是在此波鎮壓中,艾未未失去了行動自由。“這些代表性人物沒有這麼大的國際名聲,但他們的司法條件不應該被忽視,當然,還有劉曉波,也仍舊在牢中。”

官方想保住面子

  研究中國基層民主與地方政治的學者、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退休教授白思鼎(Thomas P. Bernstein)認為,釋放艾未未,與中國總理溫家寶即將進行的訪問有關。歐洲國家向來積極敦促中國改善人權狀況,在艾未未的事件上也已多次呼籲。

  白思鼎對《明鏡》表示,官方報導稱艾未未坦承逃稅,只是一個保住面子的手法,因為中國當局總希望見到某種程度的坦承,但釋放艾未未的真正原因是,溫家寶即將訪問英國、德國、匈牙利,如果艾未未沒被釋放,溫家寶將會承受來自示威行動的高度壓力,私底下也要面對來自東道主的官方施壓。

  “艾未未被釋放明顯有政治意味在,每當涉及不同意見或所謂的‘威脅社會穩定’時,中國的司法人員與警方就與政治標準和黨的命令站在同一陣線。”白思鼎表示,艾未未被釋放,不代表最近官方的嚴厲打壓已經結束,至少在更多人被釋放之前,都不能說結束。“我不知道中央政治局內的力量對比是否已經往溫和派的方向傾斜。中國高層對於是否加大鎮壓力度一直有不同的意見。溫家寶被視為持溫和觀點者,但安全人員非常有影響力,可能有胡錦濤在背後支持。”

  艾未未一案也顯示出中國司法的缺失。白思鼎對《明鏡》說,艾未未的案件非常負面地反映出中國所謂“遵守法律標準”的真實情況,艾未未被關押的2個多月間,沒有律師和法律程序的保護,“這個案件顯示出,想達到符合最低司法標準的地步,中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明鏡月刊》第18期)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