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9日星期四

洗腦教材觸動港人神經 國民教育勿眦兩制差異

政府資助出版的國民教育教材和教育局評估學校推行國民教育成效的問卷,被揭發內容偏頗,許多人一直擔心當局藉國民教育為名,行政治洗腦之實,如今找到了實質佐證。事態已經觸發家長反彈,正籌劃自救行動,避免子女受到不正確資料和價值觀所荼毒,另外,不少人也警覺香港與內地的差異,有可能被人為地弭平。國民教育內容是「香港問題」的關鍵,當局必須保持頭腦清醒,切勿強行推動洗腦式的國民教育,否則會損害港人對香港前景的信心。

鄧小平 「求大同、存大異」

香港才可以順利平穩回歸

中國透過談判與英國達成協議,得以順利平穩地恢復行使香港主權,主要是中國以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一系列特殊方針政策,化解港人對回歸的恐懼,箇中關鍵詞是「保持不變」。所謂不變,除了《基本法》所羅列資本主義制度,原有生活方式、法律基本不變等內容,還有一點「不變」,從未見諸文字,就是歷來港人毋須認同中國共產黨的狀態,可以保持不變。這是兩制差異的最核心內容。

當年,鄧小平主導的對港特殊方針政策,容許港人繼續不認同中國共產黨,並不涉及是非對錯等價值判斷,而是從尊重歷史、尊重現實的務實態度出發,爭取香港順利回歸,事實上,若非如此,以當年香港社會「拒共」、「抗共」的氛圍,中國即使仍然可以按期收回香港,但是能否順利平穩,就很難說了。鄧小平容讓內地和香港之間「求大同、存大異」,是大智慧、大魄力的表現,也是香港順利平穩回歸的關鍵。

不過,2007年曾蔭權連任特首之後,把在學校推行國民教育放入施政議程,為原本刻意保護的兩制差異,埋下變數。本來,要學生接受國民教育,沒有問題,因為每一個國家都有國民教育或公民教育,問題是要達至什麼目的而已。從國民教育中心出版的《中國模式國情專題教學手冊》部分內容看來,它把中國與中國現政權等同起來,引導學生去愛國,即是引導學生去愛中國現政權。現在中國實行一黨專政,憲法規定中國由中國共產黨領導,也就是引導學生去愛中國共產黨。

我們點出這層關係,並無其他用意,只是要指出基於歷史、現實等種種原因,回歸15年之後,港人(相信佔多數)對於中國共產黨仍然不認同,過去,當局容許這個狀態保持不變,現在則隱然看到當局以國民教育為工具,要改變「不認同」的狀態,這就觸動了港人最敏感的神經。

國家主席胡錦濤今年來港主持回歸慶典時,曾經表示 「堅持一國原則,尊重兩制差異」,任何時候都不能偏廢。不知道港人不認同中國共產黨,是否屬於兩制差異的範疇,就許多港人而言,會爭取這個差異保持不變,若當局強行弭平了這個差異,則香港是否還可以說實行一國兩制?

以香港社會的自由和開放程度,「硬銷」國民教育,勢必引起反彈,現在是家長組織自救行動,要保護子女免遭洗腦,隨覑事態發酵下去,這個議題會怎樣轉化,值得關注,當「自救抗洗腦」成為主流社會議題時,對9月立法會選舉結果的影響,可能會出乎意料。其實,要香港人心回歸,恰當做法是內地不斷進步,同時加強與香港交流互動,以「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策略,讓港人逐步對內地改觀,急風驟雨的霸王硬上弓做法,只會激發港人抗爭,效果適得其反。

在國民教育教材被嚴厲批評之際,教育局長吳克儉低調赴京,未經特區政府駐京辦安排,行程顯得神秘兮兮,當局說這是「禮節性訪問國家教育部」,「就國民教育方面,會面只談及特區政府已公布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並將以實務及循序漸進方式在學校推行」。從這番表述,是否有其他面授機宜,不得而知,但起碼透露了國民教育將按原計劃推行。不過,包括天主教會在內的近四成小學,已經表明新學年不會推行國民教育科,在這麼多學校有保留下,國民教育能否順利推行,是一大疑問。

社會不反對國民教育

只求課程全面理性不偏頗

社會上對於推行國民教育,主流意見並未一概反對,只是要求課程全面、理性及內容不偏頗,以培養出有香港情、愛國心和世界視野的學生。其實,吳克儉前日表示教育局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在今年4月底才出版,所以,現在坊間出版的有關教材,包括那本備受爭議的《中國模式》手冊,完全有可能未符合指引要求。所以,教育局應該將為期3年的「開展期」變成「籌備期」,利用這段時間與包括家長在內的持份者商討,按課程指引編製「鼓勵獨立、多角度思考」的教材,消除家長和社會疑慮,到3年後各方都準備就緒,才一起全面推行。

另外,教育局就國民教育事宜,應該與教聯會保持距離,因為教聯會政治立場親北京,由它主導的國民教育服務中心出版的教材,部分內容偏頗,引起家長、學校、教師反彈,已經說明倚賴教聯會推行國民教育,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教育局要自行掌控整個國民教育科的事務和安排,坦誠與持份者溝通,建立互信,才可以使國民教育順利推行。


香港 明報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