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會說,台灣堅持主體意識,會出現暴力反抗嗎?依台灣民情看,台灣不會出現如北愛爾蘭對英國,車臣對俄羅斯,或巴斯克對西班牙的集體恐怖事件。
最近三十年台灣又新得民主,產生中產階級,已成為社會穩固力量。很少人願意為統獨意識方式走極端。這就是為什麼有80%以上的人要維持現狀。
台灣意識四個面向
中國大陸必須了解台灣已經是高度分化的社會,不是只有國民黨、民進黨,或外省人、台灣人之分。我初步分析台灣人民有四種面向,包括:族群背景、意識型態、職業屬性及經濟利害國等因素。對中國的態度,常是四個面向的交疊,因此是動態,而非靜態。不能單以族群解釋。例如名作家陳映真是所謂道地台灣人,卻是大中國統一論者。民進黨裡一些骨幹,是出身眷村的外省人子弟。
職業屬性也是影響台灣人民對中國態度的一環,如果公司市場只在台灣本土的上班族對中國不會熱衷,在大陸經商的台商,雖然很多支持馬英九,但也有深具台灣意識的台商支持民進黨。他們利害國雖然同是中國,但個人背景及經驗不同,就不能一概而論。
對中國態度固然如此,台灣人對很多社會問題也可用此框架來了解。大陸人一向不喜歡阿扁,尤其在阿扁服監後,台灣還有多人支持阿扁更讓他們不解,並譏笑為「台灣民主笑話」。但是以這個框架來看,支持阿扁的人大部分是祖先在400年前來台灣,只有本土利益,希望獨立,失業或無職業的群體,就能解釋為什麼還有人支持阿扁。
台灣這種分化現象影響大陸對台灣的認知。在大陸浙江就是浙江人的,江蘇就是江蘇人的,廣東雖然有諸多外來人口,但具為打工族,屬於弱勢,少有意見表達權。因此不存在分裂的利益。加上台灣實行民主,每個人都堅持自己的話語權,聽起來眾聲喧嘩,各吹各的調,極為混亂。
但是台灣各分裂群體之間也能建立共識,如這次總統大選,在兩岸關係議題上,國民黨以「九二共識」出發,民進黨以「台灣共識」出發,國民黨勝選表示民眾選擇維持現狀的九二共識。尤其在競選尾聲時,平時中立的企業家如鄭崇華,王雪紅都站出來,表達九二共識對台灣的重要,牽動很多上班族的心,上班族了解兩岸和平才能保障自己的職業前途,這就是台灣人的彈性。
兩岸政策互相體諒
馬英九曾經在接受外國媒體訪問時表示,兩岸人民經過六十年的隔絕,已經各自發展成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無所謂好壞,但已經養成的生活方式就很難改。台灣人要維持現狀,來自慣性原則,慣性指的是當一個人習慣已有的行事方法,行為準則,價值觀後,安於現狀,不願意再改變。這和台灣有沒有主體意識沒有太大關聯。再加上台灣人最近深受全球化之苦,忙於應付國內外競爭,沒有時間思考長遠問題,因此最簡單答案就是「維持現狀」或「永遠維持現狀」。
最近一次回台灣,我到政大校園快走,走完後到校園的7-11喝一杯咖啡,坐在店家的陽台上,鳥瞰蜿蜒的景美溪,夕陽下,有人談天,有人騎自行車,也有人慢跑,橘紅的落日,襯著鮮綠的草坪,大家各取所需,一派和祥,忽然了解為什麼那麼多人希望「永遠維持現狀」,這就是台灣人的實際和彈性吧。
香港大學在2011年末發布港人身分認同調查,只有17%的港人願意承認自己是中國人,經過14年的統治,給予香港很多政策傾斜後,這個民調讓大陸尷尬。香港尚且如此,何況台灣呢?統一之路漫漫,需要雙方的極度耐心和極度諒解。
兩岸關係進入現狀,台灣人要了解中國大陸對台灣問題的耐心和求全,大陸的台灣政策日漸成熟穩重,不應只用固化思維對待,動輒統戰陰謀。大陸也得了解台灣人希望「維持現狀」或「永遠維持現狀」的深層理由和焦慮,從而訂定兩岸政策。
(作者為汕頭大學傳播學院教授)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