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兩國去年建立了最高級別、最大規模與最廣泛議題的政府間磋商機制,成效似乎有限。德國總理梅克爾女士日前訪問中國,一改過去歐洲元首與北京領導人交往的風格,態度委婉,說話謹慎而務實,立場卻很堅定,也不迴避歧異。訪問結果透露了中歐關係發展的玄機。
德國與歐洲主流媒體普遍認為,梅克爾此行並未獲得北京承諾出資拯救歐元,勸說中國支持歐美制裁伊朗,也毫無進展,遑論雙邊已對話多年的人 權議題。不過,梅克爾此行確有助於中國恢復對歐元的信心,她在中國社科院的演講,不僅傳播了公民社會理念,還隱約浮現了德國與歐盟未來的中國政策走向。
梅克爾不同於其他歐美國家領導人,她讚揚中國在南非德班氣候峰會同意降低碳排放的表態,但也不避諱對人權、知識產權及伊朗石油禁運的堅 持。「批評並不傷害真正的友誼」似乎是她從政以來的座右銘。2006年5月她首次訪問北京,就打破了西方元首公開避談人權的慣例,呼籲中國應尊重信仰自由 及網路開放。2007年1月,梅克爾接見來訪的達賴後,再度強調德國外交和安全政策的價值取向,聲稱捍衛人權與維護經濟利益屬一體兩面,不可偏廢。
大陸官方媒體顯然不接受梅克爾的言論。新華網與《環球時報》強調梅克爾來訪是為「請求中國」援助,《人民日報》評論則認為,德國既尋求中國紓困歐債,又無視制裁伊朗將造成國際油價飆漲,進而重挫中國經濟,作法矛盾。
《南方周末》與維權人士被禁止會晤梅克爾,很難不衝擊到中德戰略夥伴關係的進程。德國與歐洲各媒體均大肆報導,批評北京此舉讓梅克爾「丟 盡顏面」,諷刺北京「過濾梅克爾的客人」。德國《明鏡周刊》認為,中國隨著國際地位的提升,對外立場已日趨強硬,ZDF電視台的評論則感嘆,中等強權的德 國已難影響中國,連總理出訪的行程安排都無法自主。
對北京而言,歐債危機或許是中國的戰略機遇,它確實也讓西方國家改變了以往對中國頤指氣使的高姿態,卻無助於拉近彼此對政治價值觀的認知。德法英等歐盟主要國家元首,幾乎每年都會造訪中國,卻絲毫未紓緩中國崛起帶來的心理衝擊。
中歐在歷史經驗、文化思維與民族性格方面的差距很大。歐洲較偏好理想主義,德法等國領導人的政治歷練及中國觀,又都成形於1990年代西 方出現「中國威脅論」與「中國崩潰論」之際。如果他們對中國缺乏認識,自然會以北京的人權紀錄為宣洩目標,它也會是中歐衝突難以避免的關鍵變數。梅克爾訪 北京期間,中國就在聯合國安理會否決了譴責敘利亞政府暴力鎮壓民眾的決議,顯見北京與歐盟的戰略互信嚴重不足。
溫家寶總理近期強調,中德關係改善有助於中歐關係發展,反之亦然。如果北京把梅克爾對人權理念的堅持,也視為國際敵對勢力對中國實施西化 與分化的戰略圖謀,那麼去年中德建立最高級別、最大規模與最廣泛議題的政府間磋商機制,就可能徒具虛名,談不上能產生促進中歐關係發展的功能。
梅克爾任內第五次的訪中結果,顯示中德或中歐建構戰略合作夥伴,為期尚早,雙邊需要從解決現實問題,逐漸縮短社會制度與政治價值觀的差 距。一個持續開放並試圖融入國際社會的中國,在邁向公民社會的過程中,不宜再堅持自身制訂的遊戲規則。德國總理梅克爾此行,觸動了雙邊關係這條敏感的神 經。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