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7日星期二

北京政治資本力量正侵蝕 香港不高興,台灣呢?

  • 中國時報
  • 【張鐵志】

 「The city is dying」(這個城市正在死亡中)。這是去年底落幕的港劇《天與地》中一句在香港社會引起廣大迴響的台詞。而從去年底到現在,一連串的事件,引爆了香港人心中對於回歸後與中國密切整合後的矛盾情緒,焦慮與憤怒。

 先是去年十二月底,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公佈民調,顯示市民對「香港人」身分認同升至十年新高,對「中國人」身分認同只有百分之十六點六,跌至新低。北京派至香港的中聯辦宣傳文體部長郝鐵川公開批評這個研究不科學、不合理,認為不應讓市民在「香港人」及「中國人」身分中選擇,親共媒體也猛烈批評這項研究不是學術,而是政治,甚至對主持研究計畫的學者發動強烈人身攻擊,讓香港學術界批評這是嚴重干涉學術自由。

 一月四日,一名香港市民在尖沙嘴的知名品牌D&G店面門口拍照,被保安驅趕,但該店准許中國旅客在門外及店內拍照,引發上千民眾前往抗議。這場抗議既是關於民眾對於公共空間的使用權,更是香港人對於大陸觀光客積累已久的憤怒。一月中,大陸客在地鐵車廂吃東西被香港乘客批評,引發雙方劇烈爭吵,這又讓北大教授孔慶東批評香港人是狗,引起軒然大波,而香港網民發動「反蝗行動」反制,中港矛盾轉變為鬧劇。

 在同一時間,香港中大學生批評知名學者陳雲的《香港城邦論》的主張是保守排外、右翼民粹,又在知識界/社運界掀起新一波的本土論大戰。

 這些中港矛盾當然有深刻的歷史根源。在香港回歸前後,港人開始重新尋找身分認同;接著在二○○四年開始到二○○七年,興起一波「本土行動」的社會運動,去保護天星碼頭、皇后碼頭,重建利東街。根據香港學者葉蔭聰,「這裡所謂『本土﹃不是與中國的文化或政治對抗,而是對抗香港自身的經濟力量,反抗政府主導或鼓勵的、資本主義式房地產發展。」但後繼的八○後反高鐵運動就是結合對發展主義的反思及中港融合的反省。

 就在香港社運興起的這幾年,與中國的強化整合確實對香港產生巨大的政治、經濟與文化衝擊,如大陸自由行觀光客大量湧入改變香港消費地景,投資客炒樓以致樓價高漲,到「雙非孕婦」(父母皆非香港人)在港府鼓勵下湧入香港產子影響香港醫療資源等等。因此出現另一種「本土」聲音:去年有學生在網路上成立「香港本土力量」,反對大陸新移民獲得與香港人同等福利,主張「為香港人發聲、捍衛本土文化、保障香港權益」;更惡劣的是一首把大陸人形容為蝗蟲的歌曲,在短短兩個月內點擊量達三十多萬。

 換言之,香港正出現兩種宣稱本土的行動,但一左一右,大不相同。問題是兩種聲音如何對話。右翼的排外情緒,甚至歧視與仇恨的語言,當然應該被拒絕,但這種情緒背後的焦慮不能輕易地視為虛假。中港的兩種文化、不同公民素質的衝突原本就很大,但關鍵不在於民間文化的衝突(這應該以更多包容以及合理的政策規劃來面對),而是北京的政治與資本的力量正在侵蝕香港原有的自由與文化。

 投機資本在香港炒房炒高級品炒旅館房價,惡化香港原本就嚴重的貧富不均。而為了賺自由行陸客的錢,香港越來越像一個沒個性的消費樂園:街上是更多的珠寶店時裝名店,書店卻得從二樓更往上爬。更嚴重的是政治的壓迫,例如中聯辦官員和親共媒體對不同意見的學者展開猛烈人身攻擊,讓人憂心言論自由空間正一步步縮小。更遑論早已進行的各種以商圍政攻勢。

 就在這個紛擾的一月,還有一個大事影響港人:台灣總統大選。網路上廣為流傳著兩個香港人製作的短片,一部叫做《香港不高興》,畫面上是台灣選舉造勢場合中的一般女性,字幕出現:「台灣擁有18090000個總統選委,香港只有1200特首選委」;在網頁上,影片下方的文字則說,「香港,要與台灣並肩進取,作華人民主自由的先驅,還是要認命,當一個價值淪亡的附庸?」另一部影片更直接叫做《不要讓台灣變成第二個香港》,呼籲台灣人要「捍衛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堅持自己的文化」。

 香港經驗確實是台灣應該省思與面對的,尤其是這次大選後,我們將面臨更大的考驗:大企業能否不要為了利益而威脅台灣民主?不要為了發陸客自由行財的而讓這個島嶼變得面目可憎,例如在東海岸蓋起一座座怪獸旅館?我們的媒體是否能真正堅持新聞自由,不被強權威脅利誘?我們整個社會能否一面以台灣的友善與熱情來面對大陸來台客人,但一面能拒絕北京日益強大的政治與經濟力量?

 (作者為專欄作家)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